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74)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阿底峡尊者说:“当内心感到低沉的时候,我们尤其应该多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
一千多年前,在美丽庄严的雪域高原上,有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许下过誓言说:我不曾远离那些信仰我,甚至不信仰我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看到我,但我的这些孩子们,将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保护!
这位伟大的圣者还曾亲谕说:每月初十(藏历),我都会来到人间,只要你有信心,我都将在你左右。
“给我你的心,我将永远在你左右。”这位伟大的圣者就是被尊为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士。
身处末法时代,各类灾难疾疫层出不穷,当我们遭遇种种违缘障碍时,请一定不要忘记忆念祈祷莲师,因为,当我们以虔信心念想着莲师的时候,莲师便真实地现身了其无量的慈悲和智慧,给予最殊胜加持,遣除我们内外密的一切障碍。
法王如意宝也曾说过:一般而言,佛菩萨的悲心无有偏袒,但由于他们在学道阶段的发心、发愿不同,我们多劫中祈祷其他佛陀,不如祈祷莲花生大士一次的加持大。并且,莲师对遣除外界地水火风等灾难的威德力尤为显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莲华生大士全传》——这是全国第一套全面记载莲师出世、成长、 修行、证道、降魔、弘法的划时代巨著,让我们一起来见功德而生信心。
第二篇 狮子吼声
莲师游行人间,来到了迦湿弥罗国。
迦湿弥罗国周匝有七千余里,国境的四面环山,山势极为险峻,虽然有进入的门径,但路途却又非常的隘狭,所以自古以来邻敌都无能攻伐。该国的大都城西临大河,南北有十二三里,而东西则约四五里。这里的土地适宜稼穑,而且多产花果。出产龙种良马以及郁金香、火珠、药草等特产。当地气候寒劲,多雪少风,人民大都身服毛褐,穿白毡之衣。
当地的风俗较为轻松活泼,人民的个性大多十分的随和。该国为龙王所护,所以能称雄于邻境之国。这里的人民容貌十分妍丽美艳,性情有时多疑,但是好学多闻,对于佛法、外道有时两者兼信。国都有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其中有四座佛塔是在无忧王时所建立的,里面并都供有如来舍利。
古代迦湿弥罗国的佛教僧侣以虔诚、博学、善辩著称。据说无忧王曾邀请该国僧侣多人参加其发起的佛教第三次结集;而佛教史上有名的第四次结集,即所谓的“迦湿弥罗结集”也在此地举行。所以佛典中常赞叹迦湿弥罗国。
迦湿弥罗国是印度最早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唐朝之时,迦湿弥罗国相当的强大,中国的高僧玄奘大师也曾到过该国;唐玄宗时并有四十余人随该国使者返国,在该国中受戒出家;而慧超法师亦曾到过该国。
迦湿弥罗国的开国,与阿难的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有一段因缘。
当佛陀于乌仗那国降服恶龙之后,欲返回国中的路途上,曾以神通乘空经过此国,并且告诉阿难说:“在我涅槃之后,会有一位名为末田底迦的阿罗汉,在此地建国安人,并且弘扬佛法。”
而当如来涅槃之后的第五十年,阿难的弟子末田底迦罗汉,修行得证六神通,具有圆满的解脱。当他听闻到当初佛陀的授记之后,心中感到十分的欣喜庆悦,于是便来到此地,在一座大山岭旁,宴坐林中,入三摩地禅观,并现起了广大神变。
龙王见后,对他生起深切的信心,于是便皈信于他,愿供养他一切所需。而阿罗汉告诉龙王说:“龙王!如果你要布施于我,希望你能于此池内布施一小块土地,大小仅要能容两膝之地就可以了!”
龙王于是缩水要奉施土地。但阿罗汉忽然以大神通力变大身形,龙王纵然尽力缩水,到池空水尽,还是无法容下他的两膝。龙王无处容身只好反向阿罗汉请地,阿罗汉于此地西北为龙王留下一池,周匝有百余里,自己则别居小地。
龙王说:“这座大池的土地要全部布施,愿尊者能恒受供养!”
末田底迦回答说:“我刚刚只是以大神通来成就你的福德因缘,不久我就将入无余涅槃灭度了,虽然想要接受你的供养,但哪里能办到呢?”
龙王重新祈请道:“在过去,五百阿罗汉常接受我的供养,乃至于末法法尽之时;而法尽之后,我再重还此国,以为居池,希望您无论如何接受这个供养。”
末田底迦于是从其所请,接受了此地。末田底迦阿罗汉既得其地之后,就运用大神通力,建立了五百座伽蓝寺宇,于其他国家引入贱民,以作为寺院的杂役。当末田底迦入寂灭之后,这些人民自立君长,成立国家。
此福已得一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