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岁寒隆冬,暖身素食吃起来! Back

岁寒隆冬,暖身素食吃起来!

求学足迹 2023-12-18



冬至即将到来,我们都知道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冬至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补益脾肾是冬至补养脏腑最重要的法则,此时,最适合改善饮食结构,通过吃来到达暖身、补身的目的。岁寒隆冬,让我们一起暖身素食吃起来!


《黄帝内经》:药补不如食补,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调饮食





现在世间的大多数人,饮食特别没规律:要么吃饭不定时,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吃得太少,这都对身体极为不利。所以,佛陀在《毗奈耶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吃东西不能过饱、不能过少,也不能没有固定时间。包括食物不宜过于厚味,太辣、太咸、太麻都会刺激身体,一般来讲,素食是最适合的。


有些人认为:“吃素的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人,他就口口声声说:“一个人最好是吃肉,否则,像牦牛一样吃草,怎么能保证身体健康?”我开玩笑地回答:“牛肉的来源也是草啊!牦牛是直接吃草,而你只不过在间接吃草,所以吃素不会没有营养,也不会有损健康。”


肉食看似对身体有利,但实际上,现在西方许多医学家、人道主义者都提倡吃素,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而是从健康角度出发,这些人认为,人类不适合吃过多肉类,不然,整个五脏六腑都受不了。所以,素食不但是不造恶业的清净食物,而且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很大利益。


然而,汉地一些医学工作者,对素食健康的研究还不到位,对素食环保的理念也很欠缺。实际上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倘若一味地征服自然、残害生灵,只会破坏生态平衡,到头来令人类濒于困境。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考虑这一点,他们成天只顾自己,从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空间。这种人在佛教中被称为“小乘”,甚至连小乘都不如,因为小乘除了自我还有解脱,而这种人,连真正的解脱也没有。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瞻远瞩,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家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要知道,大自然中生存的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食物。假如人类草菅物命,对其它生命肆无忌惮地杀掉、吃掉,这种行径令人发指。哲学家罗素(Earl Russell,1872-1970)说过:“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佛教的慈悲遍于一切众生。因此,作为佛教徒,热爱每一个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WINTER SOLSTICE


冬至养肾尤为重要。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温性的食物具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之效,适合偏寒体质、阳虚畏寒或患有寒凉病证的人群食用。



谷豆类:如粳米、籼米、玉米、小麦、燕麦、黄豆、豌豆、黑芝麻、黑豆等。


蔬菜类:如韭菜、香菜、黄花菜、大蒜、萝卜、红薯、等等。

水果类:如荔枝、桂圆、橘子、椰子、菠萝、杏、桃等。


坚果类:中医认为,坚果多偏温热,此时吃就如同“雪中送炭”温肾助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



杏仁:富含锌、镁、钾、铁等矿物质,其钙含量更是所有坚果之冠,氨基酸种类也非常丰富。杏仁还是一味中药,能止咳化痰、润肠通便,《本草纲目》认为其有“润肺,消积食,散滞气”三大功效,对五脏都有好处。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腹泻时别吃。


核桃 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有助防止细胞老化、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中医认为核桃仁味甘性温,能黑发,固精,治燥,调血。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能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


栗子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是“味美价廉”的滋补良药。栗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壮腰、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改善肾虚,腰膝酸软无力、筋骨疼痛等病症。


花生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体每日所需的一半以上蛋白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镁、铁、锌等营养物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之痒”,经常吃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对心脑血管也有益。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连皮(红衣)一起食用,可增强养血止血的效果。



WINTER SOLSTICE




圆红枣枸杞茶,功效:益气养血,驱寒通络


食材: 红枣25个、枸杞子20克、桂圆肉15个、红糖适量。


方法:把红枣、枸杞和桂圆共煮至红枣软烂,再加少许红糖,趁热饮用,每天饮用500ml左右。


适宜人群:这种茶饮非常适合冬至后饮用,尤其是常感气血不足、心悸心慌、健忘失眠、肤色偏黄偏暗、手足不温及有黄褐斑的人群。 


注意:该茶饮温燥,糖尿病患者以及痰湿比较重的人群不宜饮用,阴虚火旺有上火的症状、消化不良的时候不要过量饮用。 


萝卜汤—化痰消食 “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有消积化痰补气顺气的作用,冬天容易受寒感冒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在家里炖点白萝卜汤辅助治疗。


注意: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的人最好少吃。


山药—健脾胃,先调脾胃后进补,脾胃好,才能吸收营养。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之功效,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幼都适宜,有病无病都适用。


栗子粥—补肾,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的季节。中医上讲,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民间俗话说:“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常喝栗子粥调理,不仅补肾,而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带来的负担。


多吃黑色食物,中医提倡冬天补肾,而黑色入肾。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保护视力。因此,多吃黑色食物对于预防秋冬季节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冬至即将到来,希望我们给大家的素食养身分享能帮助大家越过这个寒冬,下一期,我们继续分享冬至时节的养心窍诀,如果您有其他的冬日养身妙招,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让我们一起分享温暖,分享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