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佛教的未来需要你我》学习笔记
བྱང་ཆུབ་སེམས་མཆོག་རིན་པོ་ཆེ།།
菩提心妙宝
མ་སྐྱེས་པ་རྣམས་སྐྱེ་གྱུར་ཅིག།
未生者当生
སྐྱེས་པ་ཉམས་པ་མེད་པར་ཡང་།།
已生勿退失
གོང་ནས་གོང་དུ་འཕེལ་བར་ཤོག།
辗转益增长
脉络分析
简略分析
引言
一、什么是正法。
二、护持正法的人。
三、护持正法的方法。
四、护持正法的功德。
五、普劝护持正法。
六、护持正法需要不断的闻思修行。
展开分析
一、什么是正法。
1、教法:三藏十二部。
2、正法:心相续当中真正生起佛陀所讲的慈悲与智慧。
二、护持正法的人。
1、总说:发过菩提心的大乘佛教徒,都应以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护持正法。
2、分说:
▶ 教证:《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 汉地:出家人、居士都做出巨大贡献。
▶ 比喻:一百个人拿灯与一个人拿灯遣除黑暗的难易对比。
三、护持正法的方法。
1、愿立则行有所依。
▶ 总说:护持佛法,首先发愿。
▶ 原因:人身难得,若不用于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没有办法面对生老病死。
▶ 教证:《华严经》、《大宝积经》、《普贤行愿品》、《大般若经》等都记载发愿护持正法有非常大的功德。
▶ 一定要清楚应该做哪些善事。
1)依止上师。
▶ 应取: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师。
▶ 应舍:来了一位上师就去依止。
▶ 过患:将来有可能后悔。
2)修法。
▶ 应取:分次第、分境界去修持。
▶ 应舍:不分次第不分境界随便做。
2、行立则愿有所成。
▶ 总说:引用《佛说海意菩萨说问净印法门经》的教证,本经讲了很多护持正法的方法。
▶ 详述护持正法的行为。
1)把无为法的境界造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或给别人宣讲。
2)自己在明白佛教的甚深教义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
3)为了说法、听法的因缘行于一步。
4)呼吸之间专注法义。
四、护持正法的功德。
1、依经典而宣说。
▶ 教证:引用《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教证明。
▶ 堪布建议:心中发愿护持佛法如意宝。
▶ 详述原因:《华严经》的教证说明佛法非常甚深需要善知识的开示,因此护持正法功德非常大。
2、不可忽略的时代意义。
▶ 物质:越来越发达。
▶ 精神:因果正见越来越淡化。
▶ 状态:心被无明烦恼笼罩,产生各种痛苦焦虑。
▶ 解决:人类最需要的是佛教精神,比如高尚的人格、知足少欲、看破放下的智慧,能使疯狂向前奔跑的人类生活变得缓慢,人们也会因此放松和喜悦。
五、普劝护持正法。
1、总说:护持道场和护持正法的功德,跟发菩提心没有差别。
2、何为真正的道场?
▶ 金碧辉煌的寺庙:没有人修行不一定是真正道场。
▶ 居士家里:每天有人修行也是道场。
3、旁述。
1)帮助佛友: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2)此次讲解护持正法的原因
▶ 一部分人对护持正法信心很大。
▶ 另一个办法人:担心有得罪人,担心是不是有功德,会不会有不良之处。
▶ 解决顾虑:功德大小取决于发心。
4、窍诀:在谈论思维的过程中,也要尽量接近佛法的内容。
六、护持正法需要不断闻思修行。
1、不断闻思修行。
2、何为真正的佛教。
▶ 诸恶莫做——一切罪业尽量减少乃至不做。
▶ 众善奉行——所有的善法尽量奉行乃至圆满。
3、修行张弛有度:不要特别精进也不用特别懈怠。
4、窍诀:对修行人来讲长期精进很重要否则没有大的意义。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
1、护持正法的人:发过菩提心的大乘佛教徒,都应以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护持正法。
2、护持正法的方法:愿立则行有所依、行立则愿有所成。
本课难点:
1、居士应兼顾好家庭、工作和修行的重要性。
学佛是一件重要且长远的大事,每日合理的安排时间才是关键所在。若能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将闻思修行进行到底。
2、护持正法需要不断闻思修行。
大家不能得少为足,应不断的提高自己、乃至当地的佛教水平。修行是注意张弛有度,对修行人来讲长期精进很重要否则没有大的意义。
名词解释
【金刚橛】
实际上,这一金刚橛法门是莲花生大士亲自所造,是遣除违缘最殊胜的法门。【《法王晋美彭措传》KB.SDJ 著】
法王曾经说:“本来密宗当中有很多遣除违缘的猛修法,比如在八大法行中有金刚橛、马头明王等猛修仪轨,但是如果修行者没有大圆满或者生圆次第的境界,虽然这些法很殊胜,但使用起来不一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以慈悲心念诵《普贤行愿品》。这样的话,修道过程中的一切违缘和障碍全部会销声匿迹。”【《净土三经释》KB.SDJ 讲著】
【了义】
了义是指诸法之法性真如、法界自性清净、心性光明的密意,也就是自性清净、无有迁变、超离生住灭如虚空般的本体,凡是宣说此本性的所有经论都包括在了义的范围内。【《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KB.SDJ 译】
简而言之,了义就是符合实际真理的,比如第二转法轮所宣讲的空性,第三转法轮所宣讲的如来藏自性光明,都是了义法,任何理论也无法遮破。【《前行广释》KB.SDJ 讲著】
【不了义】
诸如生、灭、来、去、清净、不清净、蕴、界、处等次第形形色色如梦境般的显现,凡是有法的显现并可以言语思维衡量、假立而表达的一切法均称为不了义,宣说不了义的所有经论都包括在世俗谛中。【《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KB.SDJ 译】
在相续未成熟的众生面前,佛陀暂时说“我”存在,就是不了义的。【《前行广释》KB.SDJ 讲著】
【秘密】
秘密是指为令有些众生趋入正道,受持真义,而依靠对方所感兴趣的少数名称或能接受的条件宣说,方式虽然与之(意趣)相同,却有言外之意。【《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KB.SDJ 译】
【意趣】
所谓的意趣是指在演说佛法的过程中稍微含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也并非是虚言妄说,而是具有特殊的某种必要而宣说的一切法义。【《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KB.SDJ 译】
【五根】
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有色根。【《前行广释》KB.SDJ 讲著】
往期回顾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THE END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