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挤掉情绪泡沫 Back

挤掉情绪泡沫




 

 【编者按  


首先,什么是负面情绪泡沫?


简单讲,就是事实和想象的差距。除了梦境,那些被我们想象出来,被自己放大的恐惧和不适,都属于情绪泡沫。而想要实现更好的情绪管理,我们就需要挤掉这些泡沫。


有关情绪管理的话题已经被很多人讨论过,但它到底在管理什么,以及最终渴望实现的目标又是什么?或许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概括,就是“情绪自由”。


什么是情绪自由?


它是指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看破他人的喜怒与你无关。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自由运转;别人的情绪,也不会打击到你的自信。更广义地去讲,情绪自由就是,能够接纳并拥抱自己的所有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承认它们的存在并学会合理运用,而情绪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情绪自由。


情绪管理方法:


1)挤掉情绪泡沫


当一个事发生后,先别急着生气。


先判断一下这个事是否存在,不要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2)找到发泄情绪的出口


每个人发泄情绪的方式不同,跑步、倾诉、听歌、大喊等等,只要你觉得某种做法,能够缓解你的负面情绪就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一种情绪出口,都必须遵循无破坏性原则。


我们要找到情绪出口,不能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1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观察“痛苦的感受”。

 

 当我们生病或被别人打骂的时候,就会有痛苦的感觉。那种痛苦的感觉也可以进行分解,分解的方法前面也讲了:先把这种感觉分解为很多的一刹那——针尖穿过一张花瓣所需的时间。

    

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间被一再细分之后,最终会一无所存而成为虚空。我们最终所需要的,也就是这种空性感受。

    

当然,因为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所以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这种状态,也不一定每一座都修得很好。假使一两天没有什么感受,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长期观察来、观察去,一直都没有什么感受,那就是有问题了,那时就应该去找找问题出在哪里。






2

如果环境、思维方法等等都没有问题的话,则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对,也许是因为刚刚开始观察,人的情绪等等还没有调整好,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业障过于深重。

    

对治这些情况的方法,首先是念修金刚萨垛,以清净我们的业障,然后再去思维这些内容;如果不修金刚萨垛,而直接去思维、修持上述内容的话,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罪业,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先修金刚萨垛,然后再去思维,这样如理如法的结果,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3

 虽然经书关于空性的修法说了一大堆,但我们最终所需要的,就是这一瞬间——无论观察快乐的感受也好,观察外界也好,观察自己也好,最后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都是幻觉,这种感觉越强越好。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惊动”这种感觉或者状态,尽量让它延续、保持。

    

前面也讲了,在保持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这个状态当中,全神贯注地专注于此,然后从侧面去监督,看自己的心有没有离开这种境界,有没有胡思乱想,这就叫做修空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修法了。

 




4

在观察了痛苦的感受之后,再继续观察“无记的感受”。

    

所谓“无记的感受”,就是在平时身体健康、心情平和的状态下所有的,既不是快乐、也不是痛苦的普通感受。观察的方法也像前面一样,在分解完毕之后,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并尽量保持这种状态。


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书上讲过,一些有经验、有成就的修行人也说过,修行修得好不好,主要在于有没有侧面的监督。






5


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精神的自由,如果没有这种监督,我们的心就很容易失控,想让它专注的它不去专注,不要它思考的它偏要思考,随随便便地就跳出这种状态,想别的事情去了;

在有了这种监督之后,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只要一发现心走神,就立即让它转身,并赶回到空性的境界当中。

    

当空性感觉慢慢消失,其他杂念产生以后,就停下来修下一个修法。





 -End- 


图片 | 来自网络

正文 | 选自《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