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跨越时空的当代译场| 圆满法藏·佛典汉译 卷首
“每个民族、社会最终都应该用自己的语文理解、学习佛法。”
— 宗萨钦哲仁波切
‧ 汉朝
安息国(今波斯)⼈安世⾼在汉桓帝时来到洛阳。⼆⼗余年间,译出佛经三⼗九部。
‧ 南北朝、隋代
鸠摩罗什在⻓安组织了官方译场,聚集了800名⾼僧与⽂豪,共同翻译了如《⾦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论》、《⼤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重要经论。继鸠摩罗什之后,外国译师来者相继,主要经论不断被翻译出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第⼀个译经的高峰。
‧ 唐代
此时,梵⽂佛经得以全⾯系统地翻译,由官⽅组织的译经场规模更加宏⼤,组织更为完备。尤以⽞奘组织的译场最为着名,他系统的翻译规模、严谨的翻译作⻛和丰富的翻译成果,在中国翻译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 宋
编制完整的北宋译经院译出了《⼤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等经典。南宋之后,汉地译经事业开始进⼊衰退沉寂阶段,由国家⽀持的梵本译经工程告止。
‧ 元明清
汉译佛典进⼊没落期,只有⼏位独⽴译师翻译了零星数本的译作,如近代备受尊崇的法尊法师。
‧ 现代
2019年,宗萨钦哲仁波切启动【圆满法藏 · 佛典汉译】计划。创建跨越时空的当代译场,希望逐步将藏⽂、梵⽂、巴利⽂所有未翻译成汉⽂的佛法经典,进⾏汉译。这是⼀项承先启后的百年计划。
“ 现在的东方人都已经太习惯将西方价值供奉在头顶,观想在心里。然而,华人的文化本来就拥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华文的佛教经典也一直都妥善保存了佛法的思想及语汇,并与华人世界的社会、历史、文学、生活紧密结合,这一切都值得、也应该受到正视。”
2010年,【84000·佛典传译】计划正式启动,致力于将藏⽂⼤藏经翻译成现代语⾔。⼗年来,此计划已经将3602⾯重要的藏⽂佛经翻译成英⽂,将佛典传播到世界200多个国家,贡献殊伟。
继【84000·佛典传译】计划卓然有成后,2019年7月8日,仁波切开启了另外一项百年大业,希望能利益全球超过2亿的华文世界佛教徒,这项针对华人的佛典翻译计划,名为【圆满法藏 · 佛典汉译】。此计划将聚集各方有志之士,将所有保存于藏、梵、巴利⽂中,尚未收录于汉⽂《⼤藏经》的经论,以传统佛经语体及现代书⾯语两种方式进⾏汉文翻译,让占全世界佛教⼈⼝半数以上的华⼈读者有机会去亲近,读诵并延续传承佛陀的法教。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值遇佛陀教法
宗萨钦哲仁波切也曾提醒到,“现在我们发起的这项工作,实际上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言。”
参加这计划,每个人都应引以为傲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在个人层次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引以为傲自己能参与扶植、保存、翻译如佛陀这般往昔大师们的智慧,使未来的后世得以共用。”
“特别是佛陀的教言,包含了很多的讯息,例如,“缘起"是最重要的资讯之一,是现代人需要了解的。此外,还有爱、悲心、同理心与真理。”
“因此,护持者、译者、编审者都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并以任何可能的方法,以各种方式播撒智慧的种子。”
当前任务
我们将先致力于完成翻译《藏⽂⼤藏经》⾥待译的3636部佛经与论典。其中包含了佛陀亲说的教言,以及西藏译师们从西元七世纪起至印度译经求法的成果,其中包括了⻰树菩萨、世亲菩萨等解释佛经⼤乘思想的重要典籍以及近三千部特别能利益此劫众生的金刚乘教法则几乎完全没有汉译本。
⽢珠尔|佛说部
佛说部的《甘珠尔》中,尚有9%(101部, 3602⾯)经部和 65%(380部, 10460⾯)的续部没有汉译本。
丹珠尔|印度释论
保存重要印度释论的《丹珠尔》中,有86%(565部, 69266⾯)的经部释论与98%(2590部, 45540⾯)的续部释论尚未翻译成汉⽂。
· 待译经论图 ·
|联系我们| info@ymfz.org
|访问官网| www.ymf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