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度众生的人,心里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 《地藏经》 05
【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当时,释迦牟尼佛一边给地藏菩萨的这些分身摩顶,一边讲自己的一些经历。我们前面也讲过,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了五百大愿,在五浊恶世当中,摄受教化五浊恶世的如此刚强难化的这些众生,令这些众生的心得到调伏,舍弃邪知邪见,归入正道。但是在调化的过程中,大概十个人当中有一到两个人的恶劣习气很难改变。
如果不去度化众生,众生是怎么样的,可能不知道也不关心,觉得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就可以了。如果你真正去度化众生,比如十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两个人,一百个人当中大概有十到二十个人,一千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两百人尚存恶劣的习气,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对众生的一种大概的分析。释迦牟尼佛对地藏菩萨说,浊世的众生很难度化。
因为魔王的力量非常强,所以,即使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也非常艰难。就像卓滚朗吉日巴说过:“我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除了破誓言的人之外,还没有胜过我的,但是破誓言的人我的确没有办法度化。”后来,他在很短的时间当中就示现了圆寂。所以,佛陀也在这里说,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的习气是非常难改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法·师、堪·布、堪·姆,如果你不摄受众生,可能不一定清楚,如果摄受众生,就能知道众生当中,总有极个别的众生最后可能没办法度化,有些即使能度化也是非常艰难的。
佛陀面前都这样,更何况在现在的浊世。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是人寿百岁,在贤劫中稍微靠前一些,而现在越来越接近像法期,佛陀在世时难以度化的都有十分之一二,那现在会不会变成十分之三四?而且,佛陀具有如此的功德庄严和一切智智,他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也是不可思议的,在他面前如果有十分之一二难以度化,那么我们一般的凡夫发菩提心,确实可能会有实在是做不下去、撑不下去的情况。
我们看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类似的描述,比如说他的整个事业也分很多期,初期、中期和末期。所以我想,很多有一些经验和意乐去度众生的人,自己也应该在心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末法时代的众生,到一定的时候的确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显现,面对度众生失败或者自己个人的禅修,各方面心里都要有所准备。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
释迦牟尼佛也是以千百亿的不同分身和化身,广设方便,用不同的方式来度化这些恶劣的众生。分身千百亿去度化众生,这也是一个非常多的数字。怎么度呢?有些利根者,听闻佛法之后随即就能明白并且接受,马上就能去断除自相续的烦恼。
【或有善果.勤劝成就.】
还有一些马上要成果、有善果的人,这些众生的因缘非常殊胜,就像只要稍微接触,熟瓜便会落地一样,佛陀通过劝启,这种人马上就能获得成就。
【或有暗钝.久化方归.】
还有一些暗钝愚笨的劣根者,花了很多时间,非常费劲,然后才慢慢让他们舍邪归正。
【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还有一些业力非常深重的众生,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也根本没有办法度化。我们在《大智度论》和《毗奈耶经》中经常看到与佛无缘的个别众生,与佛都没有缘份,那其他的佛教徒度化起来就更难了吧,因为佛是那么具有功德。
这些众生不生敬仰,偶尔生一点信心,很快就被烦恼、邪见蒙蔽。其实烦恼非常深重的众生特别可怜、麻烦,一个众生可能具足十个人、一百个人的烦恼,邪知、邪见、痛苦、嫉妒,什么样的烦恼他都具足,佛陀也是很难度化他的。恭敬心也没有,信仰也没有,畏惧也没有,这种众生怎么调化呢?是非常难的。
在这里佛陀把众生分为了四种,利根的、马上成果的、愚笨的、业力深重的这四种。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佛陀继续说,这些众生各自因前世的业力和根基而千差万别,差别非常大。有些人稍微讲一点佛法便热泪盈眶,马上能接受,真正生起正见;有些人说了多少年、多少劫,邪见反而越来越严重;有些人慢慢跟他说,渐渐才能归入正道。
完整讲记,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