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 “人死如灯灭”的观念并不可取 Back

【大学演讲】 “人死如灯灭”的观念并不可取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9-13

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从广义来说,动物、植物都有所谓的生命,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生命是人类或者动物的生命,并不包括植物或其他因缘所涵盖的生命概念。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的生命。有些人认为,人只有今生一次生命,而人死如灯灭,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建立在这个观点上的价值观如何呢?坦白地讲,很糟糕。如果我们的一生相当于一棵树,那么当这棵树死亡的时候,人生也就结束了。而作为智商最高的物种,一个人能够活多少年呢?恐怕很少有人能活到百岁,因此我们每个人也只关注眼前几十年而已。在这种价值观下,我们在生活、研究工作中的贡献不一定会有很大的价值。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在座中文系为主的老师和同学去探索。由于受到各种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大学生只关心眼前的生活,除此以外,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其他的追求。我觉得这样的心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有些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技术还不够发达,但是,通过对人脑载体的研究,最终可以用电脑完全复制重现人的意识。还有些人认为,佛教中的开悟,可能是人脑的一种病变,或者是由于人脑的某种特殊性质引发的。对常年研究这些课题的人来讲,这些言论,一方面很可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并没有充分了解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发现。如果他们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会知道,虽然人脑与意识的产生之间有一部分关系,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人以及所有有情众生的心识是一直延续的,这个结论很重要。佛教中有一种推理方法叫“前际无始,后际无终”。那这个推理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的心识与外在的物质是不相同的,产生心识的因就是心识本身,而产生心识的缘,有可能是身体,也可能是父母的不净种子等其他缘。这是非常严密的一种逻辑。以理推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今天的这颗心既不是依靠身体产生的,也不是依靠体外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产生的。那这颗心究竟是从何而来呢?其实,我们今天的这颗心是由昨晚的心产生,而昨晚的心是由前天的心产生。如果一直这样追溯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们会发现,刚出生时,胎儿的心应该由中阴、前世的心产生。心有一种延续性,这就是心的力量。

 

因为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心的延续性,所以他们经常会说,人所有的一切意识都是在大脑中产生的。但其实科学界自身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与证据。比如,西方有一位科学家叫约翰·罗伯(JohnLorber),他在为一名学生做医学检查时惊奇地发现这名学生没有大脑,但是成绩却非常优异。后来,他召集了数百人进行脑部检查,这些人智力正常,生活学习与常人无异,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头都比较小。检查结果表明,很多人都没有大脑。这个研究在《Science》(科学)杂志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后来罗伯教授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确认,有一部分人完全没有脑的成分,有的则是脑成分非常非常的小。最终,他一共发现了数百位无脑者,而这些无脑者的生活完全正常,这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台北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