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觉知嗔恨 Back

觉知嗔恨


嗔恨心

2020.4.26




一刹那的强烈嗔恨




《入行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一刹那的强烈嗔恨,可以完全从根本上毁掉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当中积累的绝大多数善根。就像一刹那的慈悲心或菩提心,也可以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与资粮一样。


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当中,最严重的是嗔恨心,因为大乘佛教的基础和出发点,就是慈悲心。与慈悲心直接对立的,就是嗔恨心。


大乘菩萨戒中讲,只要对任何一个人彻底放弃慈悲心,有了嗔恨心,菩萨戒的根本戒都破掉了,更无法发菩提心。所有烦恼中,嗔恨心是最严重的。嗔恨心的过患,实在是罄竹难书。


大家都看到过,文殊菩萨等很多佛菩萨手里都持着宝剑、枪支等武器。这些武器不是用来制服任何生命,而是用来杀灭贪嗔痴烦恼的。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对有情众生的嗔恨心


第一步,觉知 


嗔恨心刚刚冒出来的时候,第一反应要觉知到自己在生气。很多时候,我们却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气,根本没有觉知力,无法观察自己的情绪,只是认为某个人对自己不好等等。


在缺乏觉察的情况下,就没有机会采取措施对治。但遗憾的是,在生气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愿意冷静下来反躬自省,偏要发泄出来以后才心满意足。即使事后亡羊补牢,也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注视着嗔恨




第二步,消失 


若能知道自己在生气,就要进一步静下来往内看:是我的什么东西在生气?是肉体、血液、大脑、骨骼,还是精神、意识在生气?


所谓的嗔恨心,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比较微弱的嗔恨心会立即停止、消失,不会再继续。消失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证悟了空性?不是。


任何念头都是一样,只要注视着它,不火上浇油,它一定会停止,这与证悟与否无关。 


此处所谓的“注视”,不是用肉眼去看,肉眼无法看到精神,只有内心自己,才能感受它自己的本质。在因明与唯识论典当中讲过,精神可以自知自明。普通的无情物感觉不到自己,就是因为它不具有精神。 






本质是空




有些人认为,没有观察内心的时候,生气的情绪存在;现在它消失了,就变成空性。 


其实这不叫空性,而只是断见。空性与某种状态是否持续无关,无论任何状态,其本质是空。


即使是在嗔恨心非常严重的时候,其本质也是不存在的,这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不存在真实的嗔恨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嗔恨心没有间断,还在生气,却能在嗔心存在的同时,感觉到完全不存在真实的嗔恨。 


这对没有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有点不好理解:既然嗔心还在继续,又怎么不存在了呢?完全是自相矛盾!


只有证悟的人,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虽然有嗔恨的现象,但本质上却没有什么真实的实质,所以是虚幻的,如梦如幻。


在某种程度上,这叫证悟空性,只是证悟的境界还不是很高。一旦能证悟嗔恨心的本质,我们的意识就能逐步转化为佛菩萨的智慧。


这是非常有用的对治烦恼的方法。

本文选自《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