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击掌空声 | 佛教的辩经(三) Back

击掌空声 | 佛教的辩经(三)

大学演讲系列五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经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生活中的因明】


我们平时说话的过程中,如果懂得三相推理,不管说什么,总是有根有据,而且这个理由恰如其分,足以证明你所作的判断是成立的。


其实,即便是很平常的言谈,也会存在所诤事、立宗和依据。其他几点一般都没问题,关键是依据,很多人给出的依据并不充分,但他自己却认为能证明。比如,经常有人讲,藏传佛教不合理,为什么?因为某某人的行为不如法。其中,“藏传佛教”是所诤事,“不合理”是所立法,“某个人的行为不如法”是依据。那我们应该回答说“不定”,因为某个人不能代表所有的藏传佛教。不仅仅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佛教之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党派和团体里面,个别人行为不如法的现象多得很。这样一分析,你就会知道:“原来我的判断用的是一个不定因,却想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这个错误太大了。用一个人的行为代表整个宗派,这是绝对不合理的。我是不是太愚痴了?”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无论对世间事物进行判断,还是在修行中确定见解,跟因明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因明学得好,平时说话会很严谨,逻辑也非常连贯,说出的任何一个道理都环环相扣,而且理论与实际意义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很有必要学习因明。


——节选自《击掌空声·佛教的辩论方法》 2013年11月28日台湾华梵大学演讲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经



辩论之精彩



实际上藏传佛教当中的寺院是培养真正科学知识的一种基地。在寺院里面有一种哲学或者辩论学。


也许你们去过藏地,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疑问,有一些不解的地方的话,那么用辩论进行答辩,这种方式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印度学派的系统。


这种辩论方法我觉得现在有些大学的博士生考试也好,还有一些大学当中,还没有像藏传佛教那么长的时间当中互相面对面地、针锋相对地最激烈地驳斥别人的观点。这也是非常精彩的一面。


像我们藏传佛教,历来就非常重视辩论,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可将自己的怀疑、不解遣荡无余。



——节选自:《佛教视野中的物质》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6月12日中山大学演讲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经



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佛经论典的殊胜性希望大家知道。这不是我个人在夸耀佛陀的教法, 如果你觉得你有充分的道理,你可以跟佛教徒进行辩论;如果你很有道理、 很合理,但是他却不接受,那是他有问题。


如果是真正的佛教徒, 不管是谁想要辩论,我们都应该要接受。有问题的话,完全是可以互相辩论的。


藏传佛教来讲,辩论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在闻思的过程中,辩论是非常重要的。


——节选自:剑桥大学演讲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经



可突显藏传佛教的逻辑性

藏传佛教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现在城市里面的人都爱怀疑,疑惑比较多,思想很纷乱,但是很多问题依靠宗教来解决的话,个别的宗教只是依靠一种信仰,并没有直接给你。 


从理论上、道理上说得非常清楚。而藏传佛教的因明的辩论法,完全符合现在国际上的一些大学的辩论思想,你有什么样的疑问 看法,觉得对方的观点不合理,你可以开诚布公地驳斥、推翻。


这个是在其他的宗教和佛教当中很难的, 所以在藏传佛教里面占很长时间学习一些非常有力的辩论,磨炼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特别适合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里面的人。 


疑惑比较大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问题带到寺院里面,带到上师那里进行辩论。如果你辩不赢,你可以跟他学;你如果辩得赢的话,不学也可以,完全可以推翻。这样的一种很开放的思想,如今这个时代当中非常适合,跟得上21世纪。等一会儿问问题的时候,你们就不用考虑很多,可以辩论,这是我说的它的逻辑性。


关于藏传佛教的因明思想,历来在藏地就特别活跃。其实,学习因明并不是为了吵架,也不是为了争个我赢你输,而是通过辩论来净化人心,从根本上遣除内心的一些疑惑。现在汉传佛教也好、南传佛教也好,好多佛教团体若也能有因明的基础,很多问题就不会模模糊糊了[2]。


——节选自:《藏传佛教对都市青年的吸引力》,一个逻辑而科学的宗教――荷兰 莱顿大学演讲;陕西师范大学问答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经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图片来源 |  网络


欢迎关注求学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