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菩提暖心电台】在心里种朵花 (附电台音频)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曾是二战时欧洲盟军最高的统帅,当时有一次他呆在法国的一个城市,正准备赶回总部开一个紧急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车子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发现一对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他马上让司机停车,并命人下车询问。
他的一个参谋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回总部,时间紧急,这件事可以让当地的警方来处理。”艾森豪威尔说:“如果等到警方来处理,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两个老人是要去巴黎看儿子,但行至中途车抛锚了。艾森豪威尔于是让他们坐到自己的车上,将他们送到巴黎儿子的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结果据之后的情报显示,当天德国纳粹分子已经埋伏在艾森豪威尔的必经之路上,准备杀死他。如果他当时没有改变路线,必定会当场丧命,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史也将重写。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的善心不仅保护了他人,而且庇佑了自己。
心地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很多人嘴上也会说人要心地善良,但实际上一反观,可能就会发现自心中实际上有很多恶的习气。而要具备善心,也并非无因无缘,需要依靠一定的教育来培养。所以不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当致力于向人传递善的能量。尤其对于下一代,从小给他灌输善的理念至关重要。
如果有了外在的教化和影响,人心就会慢慢沿着善的轨迹发展,因为人心之中本来就具备善的种子,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佛教中也讲众生皆具佛性,佛性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最究竟的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佛教也讲“心善地道善,心恶地道恶”,一个人如果心地善良,就会给自己的生命营造快乐;反之,如果内心邪恶,就会给自己的人生招来痛苦。也许有些人想:“某某人做了善事,为什么没有看到他有好报呢?”这实际上是因为他所行的善还比较薄弱,如果这种善力量足够强大,即生或来世必定会感召安乐的果报。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生命的成长与完善——北京大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