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178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178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9-16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9月 16 日 佛历2564年





མདོ་ལས།ཇི་ལྟར་ཡན་ལག་ཚོགས་རྣམས་ལ།།བརྟེན་ནས་ཤིང་རྟར་བརྗོད་པ་ལྟར།།དེ་བཞིན་ཕུང་པོ་རྣམས་བརྟེན་ནས།།ཀུན་རྫོབ་སེམས་ཅན་ཞེས་བྱའོ།།ཞེས་གསུངས།

佛经:
如支分积聚,故称之为车,

如是依诸蕴,俗谛名众生。




如支分积聚故称为车,就像车轮、方向盘等诸多零件积聚后,我们称之为车,同样,依靠四大、五蕴等因缘的积聚,在世俗中便称之为有情或众生,在胜义中却了不可得,四大假合的身体或我都不存在。


大家一定要观察五蕴,因为它与我执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执著五蕴,只不过有些人不知道而已。那么,五蕴的来源是什么呢?


按照佛教观点,万法在胜义中不生不灭、远离一切戏论,而在世俗中,蕴是由无明、业、爱等相互联合产生的。


这种蕴聚假合不是自性实有的“我”,月称论师也说:“经说依止诸蕴立,故唯蕴聚非是我。”


因缘聚合的时候,“我”和五蕴可以现前,而一旦因缘不具足,由于胜义中一切皆空,世俗中无因也就不能起现,《入行论》亦云:“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


一切万法均依因缘而生,这种因缘可分为外因缘和内因缘,外因缘就如同种子可以产生苗芽,内因缘则是十二缘起,依靠因缘聚合,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方得以形成。


这个道理非常甚深,没有智慧的人根本无法了知。有些人认为色法是无因生,有些人认为是常因生,这些说法都不合理,除了因缘聚合的假象以外,根本没有实有的本体。


因此,龙猛菩萨说:“无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认为无因而产生色法,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成立,只要是具有智慧的人,就不应该耽著这些本体无实的色法。


——仁波切《亲友书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