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出家前的理想和出家违缘
堪布出家前的理想
出家前我的理想也是当医生。
当时我有个亲戚叫阿客塔罗,是我们那里有名的藏医,我还在读中学时,就想跟他学藏医了。他不赞叹我读书,“不要再考了,跟我六七年,包你成个好医生。”他常常这么说。
因为他这句话,中学读完我就不想考试升学了,心里老想着当医生,只是迫于老师同学的苦劝,敷衍着把题答完。但结果考上了。考上以后我拿到通知书,也不敢见他,怀着愧疚读书去了。
我读的是师范。当老师也是我的兴趣,医生和老师都是我的理想职业。现在他们问我读什么大学好,我的建议就两个,要么读师范,要么读医学院。因为在我看来,当医生也好,当老师也好,只要你自己争气,对社会、对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进师范后,我并未放弃行医的愿望。我有个幻想,想以后一边当老师一边开诊所,所以每天揣着宇妥云登贡布的传记,一遍一遍地看,都翻烂了。
不过一毕业我就出家了,老师没当成,医生也没当成。出家后,在我研究佛法尤其是翻译《释尊广传》时发现,原来佛陀在因地时也做过医生,于是很感慨:伟大的导师也做过医生,行医是多么神圣的职业!
来源:当代藏医药学者的历史使命
——成都中医药大学演讲
时间:2012年10月21日晚上
堪布的信仰和出家
我自己从小深信藏传佛教,也学过很多佛法教理。出家多年以来,更是一直致力于闻思修,大部分时间是在佛法阳光的沐浴下度过的。通过学修,我深深感觉到,藏传佛教确实是个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来源:展望藏传佛教21世纪在全球的传播
——美国乔治城大学演讲
时间:2013年4月5日下午
我是跟着我父母信佛的。
1962年我出生那会儿,饥荒刚结束,佛教正经历一场历史性毁灭,但藏地全民信佛的基础还在,所以父母怎么说、邻居怎么说,我就信了。从小就有的信念虽然比较坚定,但不太理性,总有些人云亦云的感觉,“大家信,那我也信”。
直到出家以后,跟随我的老师学习佛法,才算渐渐有了真正的信仰。已经近30年了。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人生里最有意义的时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找到了真理。
我对真理的信心,现在不管谁来破,都破不掉的。这不是因为我固执,而是在研究佛法过程中——佛陀留下了这么多教法,虽然我只研究了一部分,但在研究和比较中,我对它的理论依据和修证体系生起了定解,相信这是最完美的真理。我信的是佛陀的教法,这是我的信仰基础。
所以,如果出家前我还是相似的佛教徒,从出家后系统学习佛法以来,算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了。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佛学问答
时间:2013年1月4日午
我个人的出家,是当时对辩证思想很有兴趣,对心理学、真理方面也很希求,觉得如果只是上班下班、娶妻生子,等五六十岁时回顾一生,人生也就仅此而已,不一定很美好。而选择出家的话,生活虽然平平淡淡,但自己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也没有生活的压力。
刚开始我出家时,心态就是这么简单。而到了后来,懂得佛教的一些道理后,才知道出家不能只想自己快乐,而应该对众生做饶益,对弘扬佛法要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问答
时间:2011年3月17日晚上
以前我打算出家时,老师和同学纷纷劝阻,但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路。20年后,当我和同学们聚会时,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经历。通过交流,同学们才明白,虽然我的生活比较平淡,却非常轻松,没有那么多痛苦。有个同学就对我说:“当时我们认为你选择错了,现在看来,你确实有自己的快乐。”
来源:幸福的根本是心
——汕头大学演讲
时间:2012年3月2日晚上
我出家的时候,出现了很多违缘,当时我感觉自己没办法对抗这些违缘,于是我拼命祈祷度母,结果所有的违缘都奇迹般的消失了。当时,班主任对我执著很大,如果没有经过他同意就退学,我家要交三千块钱的罚款。那时的三千块钱是很大一笔钱,我家好几年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后来,我亲自到班主任家申请退学。我没进屋子时,悄悄念了很多度母心咒,结果事情非常顺利,老师很快答应了我。前一段时间,这位老师来看我。我问他:“你以前对我特别执著,按你原来的想法,肯定是不想让我出家的,那你为什么同意我退学?”
他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糊里糊涂就答应了你。”
所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度母的加持是非常灵的。
来源:《二十一度母赞释》第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