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解》50课 * 小测 Back

《入行论广解》50课 * 小测


1

一个人转了十万圈佛塔,转塔的过程中想着世间的琐事。依据颂词“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A. 虽然身体在行持善法,但心却散乱于他处,所以这种以散乱心修行对现见诸法本性是没有利益的;

B. 心散于外境,并没有专注于转塔,那么身体的苦行功德不大;

C. 并不是没有功德,从种下善根的角度来讲意义很大;

D. 是有功德的,只是身语的功德与心的功德比起来更微弱。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第三册法本49页:“佛说彼无益”,并不是完全没有功德,是说身体和语言的功德与心的功德比起来,身语的功德比较微弱。上师如意宝也讲过:“除了心以外,身体的功德不是一点都没有,比如说华杰施主的前世就是一只小虫,它在无记的心态下转绕佛塔,最后也成了解脱之因。倘若除了心以外身语没有任何功德,这个公案是没办法解释的。另外,大悲商主(释迦牟尼佛前世)以清净心杀人,迅速圆满了多劫资粮,但由于身体杀生的缘故,成佛后也示现檀木刺扎脚等等。由此可见,身体和语言应该是有功德、有过失的。” 】





2

修行人想要获得解脱最主要的是什么?

A. 通达三藏十二部;

B. 认真闻思;

C. 在所有的行为当中,最主要的就是观自己的心;

D. 念佛号。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第三册法本53页:任何一种修行就是为了通达心的奥秘,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慈悲开示了八万四千法蕴,就是为了引导我们认识心的本体。当然,要了达心的本体,必须要靠自己修心,华智仁波切曾说过:“如果宁玛派前辈老人的教言是真实的,那修心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修行人,在所有的行为当中,最主要的是观自己的心。】





3

颂词“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意思是不是只要护持好自心,再不需要其他戒律了?

A. 是的,一切法皆有心所造,所以除了守护心的戒律外根本不需要其他的境界;

B. 是的,经常以正知正念来观自心,只要它不被烦恼污染,就不需要其他禁戒了;

C. 是的,做任何一件善事最关键的就是护持这颗心,其他的行为意义不大;

D. 不是,受持戒律其实是护心的助缘,是佛陀的一种方便法;

E. 不是,不护持身语的话,单独护心也很难,守护好其他戒律也能帮助我们护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E

【解析:法本:诸高僧大德们说,所有别解脱戒的戒条,都是为了护持这颗利他的菩提心,是护心的一种助缘,从护心的助缘来讲很重要,但若对护心没有一点利益,仅仅是外表的形象,那就不太重要了。这也是大慈大悲佛陀的一种方便方法。所以,不要认为这些威仪只是出家的一种支分,而要知道这是为了护持我们的心而安立的。】





4

为什么法王如意宝让我们远离恶人,亲近有智慧有悲心的人?

A. 因为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心;

B. 凡夫的心很容易随外境而转;

C. 我们的心很容易被世间八法所吞噬现;

D. 要我们懂得护心的必要性。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法本59页:华智仁波切曾说:“与贪心强烈的朋友接触,会增长自己的贪心;与嗔恨心强烈的朋友来往,会增长自己的嗔心;与具有信心的善友接触,会增长自己的信心;与大悲心增上的朋友交往,会增上自己的大悲心。”颂词“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寂天菩萨也在提醒我们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定要谨慎小心,要守护好自己容易受伤的心。】



相关内容

《入行论广解》50课*笔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