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17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36课 Back

17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36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通过学习前三品令未生者当生起菩提心,并受持了菩萨戒,之后应如何趋入菩提呢?首先是讲戒律波罗蜜多,通过行持六度万行,令已生勿退失。本课开始宣讲不放逸品,趋入菩提心,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三门谨慎地取舍善恶,以正知正念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令我们的道心不退失,而辗转增上。本课用4组颂词主要阐述佛子已受持菩提心,应恒时精进于善法,谨慎守护菩提心的诸学处,了知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以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


1、作为大乘佛子菩萨,已经获得了愿行菩提心,从此以后就应当坚定不移地守护菩提心,恒时不违越菩萨学处。要用不放逸和正知正念来不舍弃菩提心。(详见颂词1)


2、宣说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诸佛菩萨再三观察和验证的唯一使众生脱离轮回的解脱方法就是不舍弃菩提心,我们也是通过再三思维菩提心的功德才发起的菩提心,因此绝对没有道理出尔反尔。(详见颂词2)


3、真实宣说舍弃菩提心之过患:舍弃菩提心的过患就是异熟果堕恶趣。从宣说之因、舍弃之过失、舍弃之定义以及舍弃之补救层面次第宣讲不能舍弃菩提心。(详见颂词3)


4、宣说舍弃菩提心的异熟果是堕恶趣之合理性:对一个众生想布施很少的东西,没布施都会堕饿鬼,那么以无上佛果的安乐来宴请一切有情却没有做到,必定堕恶趣,以此宣说不守誓言会堕入三恶趣的合理性。(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F01/定解F05

审核师兄:定解F09/定解F10 /定解F1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