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227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227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11-04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11 月 0 4 日 佛 历 2564 年


第227颗钻石



ཚད་མ་རྣམ་འགྲེལ་ལས།རྟོག་པའི་དྲ་བ་རྣམ་བསལ་ཞིང་།།ཟབ་དང་རྒྱ་ཆེ་སྐུ་མངའ་བ།།ཀུན་ཏུ་བཟང་པོའི་འོད་ཟེར་དག།ཀུན་ནས་འཕྲོ་ལ་ཕྱག་འཚལ་ལོ།།ཞེས་གསུངས།


敬礼于具足,除灭分别网,

甚深广大身,遍放普贤光。


《释量论》

佛陀具足之殊胜功德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的顶礼句中,把佛陀所有威德和功德集聚起来作了赞颂,他说“敬礼于具足,除灭分别网,甚深广大身,遍放普贤光。”


这个对释迦牟尼佛赞叹、顶礼的偈颂,讲了佛陀三个方面的特点能遣除一切众生分别迷乱的网,具足甚深广大的报化身,遍放普贤光,对整个世界的众生发出大悲。


也就是说,佛陀既有智慧又有悲心,还有能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20年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教证来赞颂佛陀。所以,大家皆应对大慈大悲的佛陀产生无比的信心。


当然,这种信心并不是好奇心。现在有些人经常说我好喜欢您啊!我很欢喜这部论典哪!一问为什么,就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前生的因缘吧!


如果我们被佛陀最广大的智慧、最甚深的教言所吸引或震撼,就会产生无法言说的成就感和欢喜心——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一位无与伦比的大智者,我能遇到他的教法,确实很荣幸!若能如此,在佛教的行列中永远也不会退转,可以称为不退转菩萨。


佛陀智悲功德


现在有些上师稍微给弟子讲一点窍诀就授记说你已成为不退转菩萨。不知有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我们通过闻思生起定解,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当中,都不会从佛教的教理里面退转。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宣说真理者就是佛陀,他的真理能让我们今生来世都获得快乐。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态不但我希求快乐,所有人类乃至包括旁生界在内的众生都愿意离苦得乐,所以佛教的精神对整个世界来讲特别珍贵;那就可以将佛法向全世界推广或弘扬。


否则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特别小的圈子里我是学藏传佛教的、我是学净土宗的、我是学禅宗的,我谁都不排斥,但我也不学其他宗派;甚至还劝其他人不要学,不要学。


没有必要这样,应该具有特别开放的心态。因为,佛陀无比的智慧和悲心谁都可以接受,只不过上师们的传承和教言的方便法不同而已,而且所有宗派都是圆融无违的,所以应该融会贯通,没有必要取此舍彼。


——索达吉堪布《缘起赞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