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丨《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2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连载2
上期:新书抢先读:《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1
二,难具的这个清净暇满人身,无有修行平庸死去,委实可惜。
我们所拥有的人身,是非常特殊的人身。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叫作暇满人身。
什么叫作暇满呢?
其中的“暇”,是指八种闲暇。可能很多人会问,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忙忙碌碌,谁也没有闲着,怎么可能“闲暇”呢?“闲暇”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没有投生为人类,那我们就根本没有学佛、修行、自利利他、追求更高目标的机会。无论我们今天生活节奏多快,生活压力多大,但绝大多数的人每周还是有两天不需要工作,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仍然可以安排一些时间去闻思修行,所以叫作“闲暇”。
所谓“满”,意即圆满。佛教讲十种圆满,也即具备修行的十个条件。八个闲暇和十个圆满加起来,共称“十八暇满”。
如果其中一些条件不具备,就不会有机会听闻、修习佛法。很多人认为,考上国际顶尖名校很不容易,但十八暇满更加来之不易。国际名校的录取比例再低,也低不过获得暇满人身的几率。其他不说,仅以地球为例,虽然地球上有无数的生命,但投生为人的名额,截至目前只有70多亿。在70多亿人口当中,能成为佛教徒的,就只有几个亿。几亿佛教徒当中,真正能闻思修行、走解脱道的,更是凤毛麟角。
想进一步了解十八暇满内容的读者,可以参阅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或者《慧灯之光》。
如果具备了这么稀有的条件,却不行善、不学习、不修行,这就是生命当中的第二大遗憾。
如何避免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呢?
首先要去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当中讲的四外加行中的第一个修法——人身难得,让自己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难得。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生而为人是一个偶然。其实,获得暇满人身,需要无比殊胜的福报因缘。
第二个修法,是寿命无常。
佛告诉我们,生命不但来之不易,而且非常脆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消失,犹如风中之烛。生命能不能持续到明天、下一个月或者是明年,取决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谁都不好说。佛教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忆念死亡,该做的事情不能拖,一定要尽快去做。如果死到临头,却在解脱方面没有任何成就,那时纵有再多物质财富,一失人身,就万劫不复了。
三,浊世短暂的这一人生,
在无义的琐事中走到尽头,委实可惜。
佛教认为,现在人类的标准寿命长度,是100岁左右。尽管如此,一百年也转瞬即逝。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如果所做的一切,都对今生来世没有太大意义,那就非常遗憾了。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
自利利他,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大乘佛教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对所有生命都有帮助、有利益的事。如果这种帮助和利益,不仅是对今生有利,而且对生生世世都有意义,那价值就更不可思议。佛教还认为,以自私自利之心,依靠不正当手段,于其过程中,要么破坏了环境,要么伤害了其他生命,则无论创造了再多的物质财富,都是没有意义的。
任何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都可以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而奔波,我们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但我们也必须懂得,这一生要完成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什么,次要的是什么。
如今很多人积累了几百年、几千年都用不完的财富,却仍然没有满足感,还在殚精竭虑,乃至不顾因果地赚钱,这未免太遗憾了。
佛告诉我们,生命不但来之不易,而且非常脆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消失,犹如风中之烛。 —— 慈诚罗珠堪布
|
To be continue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