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最初的你·佛子行》随堂小测|第08课
1、“根除贪执佛子行”意喻?(多选)
A.在家修行人不算佛子,也不用断贪;
B.真正的修行人应与施主淡淡相交;
C.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
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E.“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没钱怎么能做功德呢?所以一定要多多赚钱;
F.“显现不缚执着缚”,我对亲友已经放下执着了,所以不必再关心他们。
2、 什么是粗语?(多选)
A.网络上教授骂人技巧的各种段子,特别搞笑,应该不算粗语;
B.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特别难听、扰乱他人心的语言;
C.各种媒体上露骨的“新式”网络言辞铺天盖地,大家都在说,也不算粗语;
D.让人不欢喜、刺伤人心的话;
E.污辱攻击的语言,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
3、“正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多选)
A.烦恼起现时,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对治是正法;
B.获得五眼六通是正法;
C.无论修法还是做善事,关键是看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D.具足威仪,行为如法即是正法;
E.能够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成就者代表正法。
4、以下哪些意行体现了正知正念?(多选)
A.应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昼夜六时观察自心处于何种状态;
B.不注重闻思,而热衷于转绕、朝山等身语之善法;
C.护持自心、观察相续,并要成办利他事业;
D.时时警醒身边的道友活在当下,勿忘失正念,却忽视省察自心;
E.一切威仪当以菩提心摄持,要将菩提心放在首位。
5、如何遣除众生的痛苦?(多选)
A.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
B.依靠科学家的新发明;
C.人工智能即将遣除一切痛苦,带来幸福新纪元;
D.凡夫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
E.满足众生一切所需,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F.凡夫人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
1、“根除贪执佛子行”意喻?(多选)〔BCD〕
B.真正的修行人应与施主淡淡相交;
C.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
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解析:
B:作为一个修行人,除了必需的生活资具和简单的斋饭外,应该像蜜蜂在花中采蜜一样,在不损害施主、也不损害自己的情况下,与施主淡淡相交。
C:小乘律部中云:“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犹如宝剑斩断人头一样,会彻底断除自己的修行。
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2、 什么是粗语?(多选)〔BDE〕
B.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特别难听、扰乱他人心的语言;
D.让人不欢喜、刺伤人心的话;
E.污辱攻击的语言,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
【解析:
BD: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说特别难听的粗语,将会扰乱他人的心,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则失毁了菩萨的高尚行为。不管在什么场合中,与什么样的人交往,都应该说温和悦意、具有实义、吐词清楚的语言,千万不能说让人不欢喜、刺伤人心的话,杜绝粗语是大乘佛子的行为。
E:与别人交谈时,不要掺杂自私自利的心、污辱攻击的语言,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好像已经天下大乱了,一开口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3、“正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多选)〔AC〕
A.烦恼起现时,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对治是正法;
C.无论修法还是做善事,关键是看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涅热巴格西说:“烦恼伺机出现时绝不能懈怠,要立即以对治消灭它。如果实在不能消灭,依靠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便可使之销声匿迹。”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对治烦恼,天天希求表面上的神通神变,实际上这不是正法。仲敦巴尊者说过:“若成为烦恼的对治则是正法,否则是非法。”正法与非法以能否对治烦恼来界限,不管是修什么法、做什么善事,关键看自己在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作用。如果起到了作用,那就是正法,一定要继续修持。】
4、以下哪些意行体现了正知正念?(多选)〔ACE〕
A.应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昼夜六时观察自心处于何种状态;
C.护持自心、观察相续,并要成办利他事业。;
E.一切威仪当以菩提心摄持,要将菩提心放在首位。
【解析:
A:佛子应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昼夜六时观察自心处于善、不善何种状态,行为到底如法、不如法。那用什么来观察呢?用正知正念。若不具足正知正念,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
CE:三藏十二部经论的教言,归纳起来就是时时护持自心、观察相续,并要成办利他事业。朗日塘巴格西说过:“大乘的所为除了利益众生之外,再没有了,因此要披上利他的坚韧盔甲。”其他修行教言中也讲过,一切威仪当以菩提心摄持,要将菩提心放在首位。】
5、如何遣除众生的痛苦?(多选)〔ADF〕
A.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
D.凡夫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
F.凡夫人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
【解析:
A:我们所积累的有漏、无漏一切善根,为了遣除无边众生的苦恼,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
D:众生的痛苦并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来遣除的,也不是要天天赚钱或者制造一些化学物。许多科学家绞尽脑汁,发明这个、创造那个,只不过是给众生暂时提供一点方便而已,无法从根本上断除他们的恐惧和痛苦。要想真正断除无始以来的各种痛苦,必须要依靠智慧波罗蜜多,以清净能回向、所回向、回向方式三轮执著的智慧,为利他而回向大菩提。这样的智慧,一般的凡夫无法证悟,但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也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
F:我们作为凡夫人,正如《前行》中所说,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故而大家在回向的时候,应以这种方式来摄持,这是相当重要的!】
编写师兄:定解G02
审核师兄:定解B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