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 | “相处太难”的魔咒怎么破?
抱团养老①
奶奶:今天我们来闲聊一下关于“抱团养老”以及“临终装备”预备金方面的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探讨和实践,因此我觉得分享一下我们粗浅的心得和经验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个话题,会觉得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年纪,离养老尚远。但实际上,通过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如果到真正老了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已经偏晚了。所以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讲,年轻人最好也有所准备,况且说不定还可以帮到家中的长辈亲友。
一些熟悉奶奶的人,知道我几乎每年夏冬都会花上好几个月,和三五宝宝在外云游。大家24小时在一起同吃同住,好多人都会好奇:“诶,你们是怎么搞定的呢?”因为通常发生的故事是:第一天,洋洋洒洒二十台车列队出发,走啊走,到了晚上,就有两台车生气退出去了;第二天又有三台车退出去……到最后四分五裂。很少有团队能在旅行几个月的过程中能保持高度统一,没有矛盾,大家都非常愉快的。这是需要长期磨合才能达到的结果。而乐园宝宝们在一起,基本可以做到其乐融融,所以想就这方面分享一下,如何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与大家和睦相处。
我们这次出来旅行快三个月了,大家都非常快乐,没吵过一次架,也没人忍辱负重硬撑着(反正我没有,其他人看来也没啥不快和委屈)。但最早的时候,乐园的情况并非如此。曾经也有个别宝宝觉得饱受委屈,默默离开。所以我才想谈谈关于集体生活,包括抱团养老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乐园最初的时候,有不少年轻宝宝的到来。他们在家里,父母从来不让做家务,也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大家不知道怎样才能互相尊重,一起舒适方便地生活,难免有些人觉得委屈,而另些人则占了便宜、欺负了别人还不自知。鉴于此,我也曾给大家提出过不少共同生活的要求。要是抱团养老,要求还得更高——因为外出旅行一般都住酒店,不会涉及到日常房屋、水电等管理和费用,如果不事先约法三章,矛盾就会慢慢滋生。
关于养老,一个人要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建议在年轻力壮能挣钱存钱时,尽量给自己准备一笔养老基金,这样老年生活才不至于穷困潦倒。哪怕我们准备和别人共同生活,也都会有经济方面的要求。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有“儿女不会和我一起生活,我得给自己养老”的心理准备。中国的古话说“养儿防老”,但现在且不论90后、00后,就是在80后的心中,和父母一起生活、为他们养老送终的观念都开始淡薄了。我们正在朝向西方的模式,西方父母很少和成年儿女一起生活。
再者,要意识到,随着人逐渐老去,身体一定会慢慢衰退。像昨天我们去泡温泉,一个平时看来身强力壮的宝宝,因为水温偏高,泡的时间有点长,后来都有点眩晕。如果一个人完全独身在家,老到一定年龄后,就会有危险。
还有,老年后尽量不要肩负太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否则很难加入到抱团养老的行列中。如《黄帝内经》中说,人体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中老年以后就倾向于收敛,尽量让自己过一种相对安闲、往内走的生活可能更合适。所以,那时最好将对物质的贪欲,对繁华的追求等方面做一些适当的断舍离,这样再加入抱团养老的行列时,内心就不会有太多蠢蠢欲动:“哇,我又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了,我想去这个地方玩一会儿,还想去那个地方待一阵儿!”要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
以上是要跨入“抱团养老”的基本心理准备。尽管“抱团养老”是一个理想生活方式,但在严峻的现实中,就像小红书、抖音等透露的,大家一开始都吼得轰轰烈烈:闺蜜养老啊、几家人共同养老啊,但到最后都不欢而散了。为什么?因为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窍诀”被忽略了,比如上面提到的金钱方面的准备等等。
至于应该选择哪个团体,按照我们的经验,可以在自己身边寻找,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去挑选一些和自己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性格特质相匹配的伙伴。养老预算每月八百块和五六千块的,并不适合一起抱团,因为各自的住房标准和饮食习惯都相差较大,所以经济条件是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第二个是生活习惯:一个人爱好安静,另一个则喜欢天天打麻将、唱卡拉ok等等,那就不太适合;一个人早上十点才起床还不吃早餐,另一个五六点就早起,他们也需要磨合。如果彼此认同、方向一致,可以做到抓大放小,那还好些。
另外,小矛盾如果有制度约束,可能还可控,但如果人品、人生目标等相差太大,肯定还是难以相合。所以,最好事先静静观察一下,有机会一起出去旅行个把月,看看大家是否都觉得:“哇!我们相处磨合得很好!”那么将来在一起生活,烦恼也许就会少些。
人和人之间相处,还会受许多细节和因缘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最好提前五六年、十来年,就开始着手准备、相互考察。一旦做了决定,比如我们十个人在一起抱团养老,那么还需要集体商议,签订一个共同养老的准则,包括房租的高低,吃饭的标准等各种注意事项。
首先是房子,无论公寓还是别墅,房间都各有差异。我曾遇到过一群人,他们就是为了争抢朝向好、面积大的房间,彼此闹得相当不愉快。因此,可以根据房间的条件好坏,制定相应的费用,比如这间房每月一千,那间房八百……而且谁定价谁就最后选房间,让其他人先挑,这样他就不会因公徇私把房间的价差设计得不合理,造成不公平。
又如,两个人一间房,一个人睡着了,另一个人就不能开大灯、不能发出声响。还有开不开窗户、开不开空调等等,都要考虑两人的生活习惯能否相容。要是一个人非常喜欢安静,而另一个人特别爱说话,前者就要衡量一下,自己能承受对方的叨叨吗?诸如此类的方方面面都要尽量考虑到,因为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要共同生活多年。我个人觉得,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人住一间房比较理想。
如果你有抱团养老需求,可以在文后留下你的基本简介以及需求,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同伴。因为留言者均为读者,乐园不保证留言者内容的真实性,需要每个人自行抉择,慎重对待。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
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查询方法点这里),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寻人启事 第3弹!
亲爱的读者宝宝们:
在未来沉静耕耘的日子里,为响应伟大祖国在科技领域迈出一大步滴号召,我们准备为大家酝酿一份更大的惊喜——逼真呈现生死奇幻元宇宙空间!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拥有临终装备,最终超越生死之狱!
如果您有上述资源或技术,愿意与我们共襄善举,请私信联系我们,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也恳请其他有缘宝宝为促成此事默默祝愿,我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联系我们时请备注资源类型,如:影视制作、发行以及3D、CG动画制作,分镜导演、动画导演、视效导演、配音导演,建模(Maya)、渲染、美术(分镜画师及原画师)、音效音乐等技术或资源。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