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系列四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
获
得
健
康
的
方
法
环境
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受到不健康的外缘影响,现在很多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导致做出许多非常可怕的行为。
今后我们应该为自己创造清净的环境,如经常安住在行持善法的团体中,或者到寂静的寺院中烧香、拜佛,或者在自己的居室里陈设经书、佛像等。依靠这些清净的外缘,自己的身心也会清净安宁。
至于那些不清净的外缘,像暴力、色情的书刊、音像制品,这些对凡夫人有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坚决远离,一旦根识前显现这些染污的对境时,要立即强行遣除。
对证悟法性的圣者而言,一切外境都是如梦如幻的,但凡夫没有这样的境界,如果在这方面不注意,一旦被自相的烦恼束缚,以后就很难自拔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遇到一些新奇事物时感觉很好奇,也不考虑后果就去尝试,结果不知不觉陷了进去,最终完全被烦恼左右,非常可怜。
博爱
《法句譬喻经》中说,博爱众生会获得十一种利益:福德随身,睡眠安详,不做恶梦,天人护持,众人爱护,不为毒药所中,不为兵器所害,不为大水所淹,不为大火所烧,身处何处都能获得利益,死后转生梵天界。
有些人身体很健康,心里没有恐惧和苦恼,身心经常处于安乐之中,这应该就是博爱众生的果报。
素食
有些人总是觉得:如果不吃肉,可能会营养不良,对健康不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以前我在《藏密素食观》中,从现代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结合许多世间智者对食肉的论述,说明了食肉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和食素的利益。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许多人会打消这方面的顾虑。
汉传佛教的许多高僧大德都是终生吃素的,但这些大德并没有出现营养不良或者健康问题,恰恰相反,这些大德往往都健康长寿,许多人都活到了一百多岁。
所以,大家尽可放心地吃素。
戒杀
1.
杀生和戒杀的果报是完全相反的。
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两人,一个人一辈子没有生过病,而另一个人则天天生病。
我们学院也有这种情况:有的道友对我说,他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生过病,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从来没有吃过药、打过针;而有的道友则恰恰相反,成天抱着药罐子——今天吃中药,明天吃西药,后天吃藏药,有时候自己也非常烦恼,甚至对药也生起嗔心,狠狠地将药扔得远远的。
为什么人们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就是由于往昔所造的业不同,那些健康无病的人前世可能受持过不杀生戒,而那些经常生病的人前世可能杀过许多众生,以至在恶趣中感受完异熟果报后,获得人身时还要感受多病的等流果。
一般来说,这些感受等流果所导致的疾病非常麻烦。有些业障病怎么诊断也查不出病因,即使请再高明的医生治疗,服用再好的药,也很难治愈。当然,这些人也不能想:反正是业障病,干脆不管了,要死要活都行。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适当地关心自己的身体,有病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希望修行人不要过于偏激。佛陀在戒律中也要求,比丘生病后应当治疗,不能故意不治疗而导致死亡。
佛经中说:“断除杀生业,欢喜持净戒,诸鬼神不害,彼人转善趣。”若能断除杀生,并欢喜受持不杀生的戒律,这种人自然而然会生起慈悲心,并受到天众相助,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损害。这种人即生会过得非常快乐,自在拥有一切财富受用,死后也会转生到人天善趣。
相续中具有不杀生戒律的人,一切有情都会视其为亲友,由于受到人和非人的欢喜帮助,他的一切事业都会顺利成办;而那些喜欢杀生的人,由于很多人和非人不喜欢他们,所以从长远来看,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
如果一个人受持不杀生戒,自然会散发出慈祥的气息,给人以和平可靠的感觉,人们都愿意与他合作;而那些经常杀生的人,浑身杀气腾腾,一看上去就特别可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与他合作。
2.
以即生的长寿和健康来说,如今那些短命多病的人,就是以前杀害众生所致,而那些长寿无病的人,则是由于往昔戒杀所致。
在这个世界上,上至国家总统,下至街头乞丐,人人都愿意健康长寿,每个人的愿望虽然如此,但往往却不能如愿以偿,这就是前世的业力所致。所以,即使不谈其他的功德,仅仅为了拥有健康长寿的增上生,我们也一定要断除杀生。
佛经中说:“戒杀之补特伽罗所发何愿皆会实现。”因此,若能受持不杀生戒,则不管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发愿利益众生,都很容易实现。
3.
在座的道友都欲求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有些人以前造过杀业,首先一定要忏悔罪业:一一忆念自己造的杀业,再以猛厉的悔恨心念诵忏悔文;如果以前杀生非常多,无法一一忆念造的杀业,可以这样想:凡是以前造的杀生罪业,一切均在上师三宝前发露忏悔。清净往昔的杀业之后,再从内心深处郑重立誓:今后再也不杀任何众生。在此基础上,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毫无怀疑必将如愿往生。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陀的诸弟子中有一位“无病第一”的薄拘罗阿罗汉,这位尊者享寿一百六十岁,终生未曾患病。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在毗婆尸佛[1]的教法下,他曾经清净地守持不杀生戒,以持戒的功德,他在九十一劫中转生于人天善趣,并且从未感受任何病苦。
许多道友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健康,平时聚在一起时也经常谈论这个问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确实很重要,如果身体好,心情也会好,如果心情好,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而生病的人就像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浑身没有力气,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关心自己的人,每一个人都愿意长寿无病,但如何才能长寿无病呢?薄拘罗尊者往昔的做法就是答案。
所以,大家一定要受持不杀生戒,最好是长期受持不杀生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低也应立誓在每个月的几天里断杀或者食素,这一点任何人都应该能做到。
[1] 毗婆尸佛:过去七佛中的第一尊佛,七佛中的前三尊佛是庄严劫的最后三尊佛,而七佛中的后四尊佛是贤劫的前四尊佛,在《长阿含经》中对七佛有详细介绍。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插图来源 |一心一意
求学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