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佛网 >> 多求则为苦,少欲则安稳(智悲语露6.14-6.20) Back

多求则为苦,少欲则安稳(智悲语露6.14-6.20)




智悲语露

6.14-6.20


1



  每个人都希求快乐,但是人不能很自私地只顾自己,而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尤其是离自己最近的家人,为了他们付出一些,即便是种一朵花,也很有意义。


《怎样变成有福报的人》问答

2019.6.14




2



  我曾在一条微博中说过:当我们感觉愁云惨雾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如果你不会用这种方法,那在烦恼产生时,尽量让心自然放松。


  就像一杯水,搅动的时候,什么影像都显不出,只有让它慢慢平静,才会如实地映现万物。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信公众号

6.15




3



  当今社会,皈依学佛的人非常多,可真正懂得佛法的寥寥无几,


  所以大家不要停留在形象上,形象上虽有一点功德,但意义不大,


  遇到违缘就会像墙头芦苇一样

倒来倒去,最后很容易毁坏自他。


《亲友书讲记》

6.16




4


 


  人有过多的欲望,莫名的痛苦,

就会接踵而至,只有少欲,才会过得无比安乐。


  《佛所行赞》也说:“多求则为苦,少欲则安稳,为安应少欲。”


  总之,我们平时做人,切忌锋芒毕露,要懂得韬光养晦,同时,还要尽量知足少欲,满足于清贫的生活。


《残酷才是青春》

6.17





5



  大乘行人的三门当中,语言戒律至关重要。

  一定要说柔和的语言,千万不能说刺伤人心的话,如果说了悦耳的语言,说者不会染上罪业,且生生世世都会种下善妙菩提的因缘。


《佛子行讲记》

6.18




6



  对于很多现代人,非常需要培养快乐的心态。


  如果我们心里始终觉得好苦、好伤心、好累、好烦,口中尽是这些负能量的话语,那么生活也许就真的如我们所想、所说的那样了。


  所以,我们要尽量言说积极的语言、保持愉悦的心境,因为心态快乐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怎样变成有福报的人》问答

6.19




7



没有慈悲的人,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

具有慈悲的人,看什么都很顺眼。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信公众号

6.20




推荐阅读:很多追求,不一定值得——上海外国语大学演讲

            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相遇”和“错过”?

            原来不开心的事从来没发生过(智悲语露6.7-6.13)

            与堪布一起感念佛陀的恩德

            索达吉堪布微博集锦--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