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每日一颂】《四百论》 019 Back

【每日一颂】《四百论》 019

知幻园 2023-08-24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019


壬四、不应为了联络亲友后辈对亲友的死表示哀悼:


问曰:为亲人之去世而衰哭,自己确实有损无益,但是为了维系亲友后辈的关系,这样做又有何不当呢?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

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中观四百论》



如是哀悼亲人之行为,即是分布痛苦,使痛苦辗转遍布于世间;对于已经陷入痛苦中的众生,还分布痛苦给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人认为哀悼亡者可以加强亲人之间的亲情,而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按他们的方式而行,一定会把痛苦进一步扩大,分布给已陷于苦难之中的众生。


某亲人死了,其余亲人皆会聚合在一起,如果你去嚎啕大哭,表示出极大哀伤,如是使亲人们受感染,当时就会使他们更加觉得痛苦,而后时会使亲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相互更为贪著。由此也就使个人的痛苦,变成亲人共同的痛苦;亲友中某一人的苦难,变成所有亲人的苦难;而且以此贪爱恶业系缚,会使各人堕于轮回苦海中更难以出离。


这种行为是很明显的在分布痛苦、增加痛苦,而众生堕在轮回之中,已有的痛苦尚难忍受,你再去增添痛苦,无疑是雪上加霜、疮上加盐,所以这种行为,还有什么必要去做呢?(关于颂中的“分布苦”各论师解释有异,如俄巴活佛释为爱别离苦。)


譬如有兄弟二人,兄与父亲住在一处,弟与母亲住在另一处。某时父母都逝去了,兄弟俩同样想:应将死讯告知对方。于是心怀亡父之悲的兄长,动身前往其母所住之处,而心怀丧母之哀的弟弟,也往其父所住之处赶来;兄弟二人中途相遇,彼此告知了父母死亡的音讯,不由得悲上加哀,二人更加痛恼。而世间亲人之间的哀悼亡人,与此兄弟二人之行径,实际上无有差别,唯是分布增加痛苦之举,不是有智者所应做的。


月称论师说:“志求出离轮回者,切不可因苦痛而失坏善法。”堪布阿琼也说:“以分布痛苦而毁坏自他相续的善法,极不应理也。”二者都指出:不应做分布痛苦之哀悼等无益行为,以免毁坏自他相续中的善法。


作为志求解脱的修行人,对此教诫应加以重视,各修行人皆有父母等亲人,他们也必然会逝去,此时当以佛法检束自心,以佛法助济亡人,而不能过分哀伤,否则于亲人于自己都有害无益。


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中修行时,他妹妹琵达一边哭着,一边向尊者诉说母亲及自己与他分别后的痛苦经历,而尊者却笑了起来,唱起了金刚歌,山洞里的哭声与笑声同时响起来……尊者早已将父母亲度到净土去了,而且尊者已如流水般相续不断地安住于法性大安乐之中,对这些梦幻般的世事又怎么会执著呢?作为修行人,如果能这样,则永远不会给亲人增加痛苦。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001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 有谁暴于彼。

002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 非是为存活。

003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

汝思等不等, 显同怖呼唤。

004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

岂唯害一人, 由嫉使生苦。

005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

后罚无可治, 汝极应畏死。

006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

复现见死者, 汝何不畏死。

007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

则终有一日, 死来伤害汝。

008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

谁说自卖身, 称汝为智者。

009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

汝定如智者, 对我已离染。

010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

众生不了彼, 故自知极少。

011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

噫同类众生, 见汝行为善。

012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

自责而说他, 岂非所应呵。

013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 非是不应理。


014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者,已用老衰表。

015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016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017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018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

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