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02--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02) Back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02--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02)

 

索达吉堪布:『记得在1987年时,我读到尤智表的一本小册子:《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看到“一个科学工作者”这样的新名词时,我非常惊讶,倍感新奇和稀有。

尤智表曾留学哈佛大学,嘲讽佛教是迷信。他身为佛教徒的叔叔说:“你们学科学的人,说话应该有根据。你对佛教一窍不通,怎么可以随便下结论,说是迷信呢?”

于是,尤智表开始研读佛经最后慨叹不已,得出一个结论:现有的科学成果都是对佛教世界观的一个注脚。”读了这本小册子后,我一直思维着他中肯、客观的语言里蕴含的甚深道理。』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连载02)

尤智表居士

 

研究佛经的目的

一、研究佛经的目的

  A、为了要明了佛经的理论是不是健全,是不是和现在的科学冲突。

  B、为了要明了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不是合乎现代的生活。

  C、为了要明了佛教对于人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利益?

二、研究的经典:

  《楞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中论》、《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

三、研究佛经前的印象

  在我们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对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看法,多少要和文学家,艺求家、哲学家、宗教家等的态度不同,那不同之点是在:

  A、不以感情用事;

  B、纯从客观;

  C、重分析,有条理;

  D、重实验。

  因为要具备以上的几种特点,所以对于缺乏这些精神的学问,总有不屑一读不值研究的偏见。不要说对于专重信仰,就是对于哲学,也很少兴趣。因为自然科学对于任何问题的解答都有确切的答案,凡是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而是全体科学界所公认的,例如化学中的化学公式,原于量,各种定律,以及物理数学中的种种公式定律,都是确确切切的,所以自然科学也叫做确切科学(Exact Scicnce)。但是哲学、文学、艺术等就完全不同,既不能用数字来称量,来比较,也没有个公认的标准。科学家对于它们虽未尝没有欣赏的兴趣,然而总觉得这些都不是找求真理的场所。而且近年以来,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大有借重及乞灵于科学的情况,例如罗素用算理来充实空虚的哲学;音乐、绘画则乞灵于声学、光学、化学以改良乐器和颜料;宗教则乞灵于建筑师去建筑宏伟的教堂,用电光乐器去庄严它的内部;文学家和新闻记者则乞灵于自动排字机、打字机、照相机、电报、电话、电影,电视、广播、无线电传真等工具。最近则如军事学家与政治家之乞灵于原子弹、雷达、DDT(杀虫药)以及火箭飞弹等等。所谓“科学万能”已成为人类公认的事实,而不是科学家的自傲语。

  科学家既掌握了这许多法宝、许多神通,当然不会对宗教的木偶屈膝。佛教是宗教之一,当然也不会例外。那么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我,又怎么会研究起佛经来呢?原因是这样的:

  我有一位研究佛教数十年的叔父,在我大学毕业之后,问起我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没有兴趣,我想,我学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难道他老夫子也懂得科学吗?我就回答说:“很有兴趣。”接着还反问他:“应当向什么地方去求?”他回答道:“应当向佛经中求。”我说:“宗教不过是止小儿啼的,画饼怎能充饥?我是绝对不看佛经的。”他就为我指出:“你的执见太深。你常说科学家注重客观而不注重主观,那正和佛教的破我执相同。现在你有了这一执着,学问怎能长进?由此看来,你的科学学识,也不见得透彻。”我被他一顿训斥,自觉惭愧,只得答应有空时就去研究。后来,他就拿一本《佛学大纲》(谢蒙著,中华书局出版)给我读。他说:“你对于佛学太不明白,且先看一看佛教的轮廓,然后再看内容吧。”他又指出:“在看书之前,第一个条件,先要胸无成见,不作宗教观,不作哲学观,不作科学观,应彻底的客观。”我以为这几句话是任何科学工作者所不能否认的,所以就诚恳地接受下来,阅读了一遍。读完这本书以后的印象是:

  A、佛教不是专重信仰不讲理论的宗教;

  B、佛教的内容之丰富,不减于我所学的各种科学;

  C、佛教中种种神话在没有证明其可能或不可能之前,暂时应不置可否,且待看了经论后再说。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我们面对的读者群应该是一群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引导,也许会对人的一生有所帮助。 ----主编者语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