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5月7日 佛历2564年
【第55颗钻石】
ཡེ་ཤེས་སྣང་བརྒྱན་གྱི་མདོ་ལས།བྱིས་པའི་བློ་ཅན་མཚན་མར་འཛིན་པ་རྣམས།།འཇིག་རྟེན་ན་ནི་མེད་པའི་ཆོས་ལ་སྤྱོད།།ཅེས་གསུངས།
《智慧庄严经》:
执着于相的凡夫俗子,在此世间界,将“无”妄执“有”而行。
证悟实相为第一稀有
为什么一个人证悟实相是第一稀有呢?
因为实相,并非是真正有一实有的可执著之相。久尼夏智说:“无有任何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实相。”
凡夫人经常为贪嗔痴束缚遮蔽,妄执诸法实有;真正有证悟境界的人对相状不执著为相,了知不论有的相状、无的相状都非究竟之相,无有任何相状才是实相。
《大般若经》云:大菩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诸法皆无相,无有忆念,无有作意。
《中论》第五品云:“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浅薄之人见到诸法有相或无相,都不是真正见到实相。
《中观四百论》云:“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中观所讲离四边的境界,在胜义谛中远离一切有无戏论,所有的相都不存在。
《入中论》中云:“若有色无色,有为无为法,如是一切法,由彼性离空,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
《入菩萨行•智慧品》中云:“以析空性心,究彼空性时,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如果证悟了诸法无生无灭的大空本性,此时能分析的理智无有所依无有所缘,则能分析的理智也无从生起,如波涛入海,灭尽一切戏论即是涅槃实相。
舍弃世法唯求解脱
应静心思维一切苦乐的根源,了知是由无明分别心妄执诸法之假有为真有,故苦苦追逐不舍。遇合己意之境则欢喜,遇不合意之境则苦恼,并且一切世法对普通凡夫都充满了诱惑力。
了知此理以后,自然会一心寻求解脱,而舍弃世法不再复返。
【上一篇】
【复习回顾】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