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颂词回顾】《入_行_论》183(第九品) Back

【颂词回顾】《入_行_论》183(第九品)

知幻园 2024-02-24




#831






如人数沐浴,或数入火中,

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昨天已经讲了,众生因颠倒分别执苦为乐,非常可怜,本颂以比喻进一步说明。


此比喻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就像一个人,为了清凉在冷水中数数沐浴,全身冰冷后,为取暖而去烤火,一会儿又觉得热,他再去洗冷水澡,可一会儿又觉得冷,再去烤火……这样反复不已、冷热交替,虽住于极端痛苦中,然而还自以为安乐。这是随便举的一个比喻。


第二种,有些讲义中说,如同胜论外道,为求解脱而用恒河水数数沐浴,以求净罪;或如有些外道,行持五火禁行[1]或投身火中自焚,以求消除罪业。他们虽然承受着极端痛苦,却自以为乐,这种做法十分愚痴。


[1] 头顶烈日,前后左右各点上一堆火,以此烤灼自己。他们认为通过这样折磨肉体可以忏悔业障,获得解脱。




#832











如是诸众生,度日若无死,

今生遭弑杀,后世堕恶趣。



众生尽管如此痛苦,却好像没有生老病死之苦一样,依旧放逸度日。很多人似乎觉得自己不会死,即使死了也不会下地狱,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部分人太愚痴了,连后世的存在都不清楚,而一部分人虽然相信这一点,但因为业力非常深重,每天被八风吹得团团转,没有真正的修行时间。以前的高僧大德有很多深妙的修行方法,而现在的修行人,看得多、听得多,每天都是迷迷糊糊、得过且过,相续中并没有真实的境界。法王如意宝在一首金刚歌中也说:“如今大地芸芸众,整日造恶放逸行,岂曰死亡已远离?难道地狱已消失?”人们造业极其可怕,只知一味保护人类,什么因果概念都没有,这样的生活真的没有意义,还不如早一点离开人间好。






#833








庚二(行相)分二:一、愿安乐;二、愿成利益之因。

辛一、愿安乐: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

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作为通达了空性的菩萨,或者作为闻思空性获得信解的人,在大悲心的催动下,会发下这样的誓愿:我什么时候才能从自己的福德云中,降下消除一切痛苦的安乐雨,让众生获得身心快乐,熄灭轮回的苦难烈火?



#834











辛二、愿成利益之因:



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

于执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发愿息灭众生的暂时痛苦,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就像一个病人,打止痛针、吃止痛药对病痛会有缓解作用,但无法彻底铲除病根。同样,我们在一个地方办学校,把老年人从废墟里救出来,这只是暂时利益众生,虽然暂时利益众生也要做,但从究竟上看来,并不能解决生死大事,所以我们应希求无缘的智慧资粮。


所谓无缘的智慧资粮,指能取所取等一切执著消于法界的般若空性,它是三轮体空的无缘智慧,一旦证悟了空性,就有无缘智慧资粮。而对高僧大德、诸佛菩萨以虔诚恭敬的信心所积累的,叫做有缘的福德资粮。这两种资粮是智慧与福德双运,若没有圆满这二资,想要摄受别人、给别人传法有点不现实。如果有了智慧也有了福德,看到天下众生将不实的东西执为实有,就有能力给他们讲述佛法的空性道理。





敬摘录讲记190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46-149


150-153



154-157


158-161


162-165


166-169



170-173



174-177


178-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