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 Back

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

知幻园 2024-01-20








为了制止自己所受的危害,也为了灭除他众的痛苦恐怖,我们应毫不留恋地舍弃自己的身体、善根、财产,施舍予三界的一切众生,爱护别人如同爱惜自己一样。


我们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很重要,但现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应该换个角度,想到自己拥有的名声、地位、财富等一切,只要能让众生快乐,让他们有种安全感,就尽心尽力地奉献给他。目的是什么呢?让我和一切众生从轮回苦海中得到解脱。


众生获得快乐、制止痛苦的唯一妙药,就是我们的菩提心,为了修持菩提心,一定要将自己的福乐全部给众生。做这样的事情,千百万劫也不能生厌烦心。《经庄严论》云:“佛子依胜进,成熟诸众生,为生一善心,千万劫不厌。”作为大乘佛子,依靠超胜的精进心来度化众生、成熟众生,哪怕让一个众生生起善心,千百万劫也不生厌烦心。这样的教言,世间上用金钱是买不到的,假如有信心、有因缘,纵然是圣者的一个教言,生生世世也会收获匪浅。


有些道友说:“我已经发心三年了,现在不修行不行了,可不可以退下来?好好地发个菩提心,然后修持善法。”修持善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自己解脱,自己懒惰。古人有一种说法是:“懒惰的人喜欢住在寂静的山。”有些人说要闭关,并不是喜欢修行,就是懒惰。这些人集体学习的话,性格不太好,跟别人合不拢;跟大家共同发心的话,脾气不太好,经常对人发脾气,所以他就发心要闭关,自私自利特别强,就是自己想解脱,成就后在金刚道友面前显示神变降伏他们。这种想法真的不好。如果能利益众生的话,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人也可以。


有些人可能认为:“爱自己不对,爱众生对,但这两个都是执著,为什么一个对、一个不对?在空性中,不是要断除所有的执著吗?”不错,胜义中虽然两种都是执著,但在世俗中一个有价值,一个没有价值。这一点,智作慧论师在《入行论大疏》中讲得比较清楚,他说:“灯光与珠光,误认为珠宝,错觉虽无别,实义则悬殊。”把珠宝的光误认为珠宝、把灯光误认为珠宝,这两种执著都是假的,但其结果,误认灯光为珠宝者一无所得,而误认珠光为珠宝者却能得到珠宝。同样,我们在世俗修持的过程中,爱我是一种邪执,根本得不到菩提,爱众生则可以获得殊胜的菩提心。当然,爱众生并不是像世间人所说的我爱你、你爱我,对个人的一种执著,而是爱所有的众生。依靠这样的菩提心,能得到圆满如来正等觉的果位。所以我们一定要爱众生,对众生比对自己还重视。


这样的爱心,一般世间人是没有的。把三界众生当作儿女、当作父母,才可能有一种爱的执著,否则恐怕有一定的困难。以前印度某地有个陋习,人老了就被扔到深山里,让他自生自灭。有个儿子也想把母亲丢掉,就背上母亲到山上去。母亲一路上不停地折树叶,儿子心想:“她是在做记号以便到时候回来,我应该把她送到更远的地方。”于是他继续往深山密林中去。最后他累得筋疲力尽,就把母亲扔在那里,说:“你虽然做了记号,但我把你弄到这么远的地方,你是不可能回去的。”母亲说:“我做记号不是自己想回去,而是害怕你到时候迷路。”同样,我们对于一切众生,乃至关系不好的人、有意无意害自己的人,也应该学这位母亲一样,不管别人做什么,就算他把我弄死了,只要我有一口气在,也会以一颗爱心对待他。


学习大乘佛法之后,内心中应该有种不舍众生的善念,无著菩萨说:“心中若舍众有情,得大乘法有何用?”小乘佛法尚且不会害众生,我们害众生就更不用说了,乃至舍弃众生,也不属于大乘佛法。现在很多人对大小乘的关系搞不懂、分不清,学习这部论典之后,应该知道对众生的关爱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像佛陀那样关爱众生,这个人修行肯定很成功。反之,若对众生另眼看待、对佛恭敬有加,那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