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楞严经》26导读
精彩摘录
1
通过以上的观察方式最后也是知道,真正实有的这种因缘当中不可能产生明觉,这一点大家也应该知道,我前面提过,为什么《楞严经》当中一直把这个明觉通过各种方式遮破。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的高僧大德开悟的时候,这种明心见性从来没有吗?也并不是这样的。明心见性是有的,但是你以理观察的时候,实有的这种见性也好,或者经得起观察的这种见性永不存在的。如果存在的话,跟外道的有些说法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我们不管是内在的法、外在的法,轮涅所摄的一切法其实胜义当中是了不可得的,世俗当中是如梦如幻的。
这个道理明白的话,以上的这些分析就全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否则的话,可能学着学着《楞严经》,最后觉得:可能我了悟心性的话永不成立的,可能是没有的。那这样的话,跟顺世外道的观点没有什么差别了。
这个方面大家也要明白。因为闻思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有些人有一点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没有到究竟的话,最后可能诽谤,或者自己产生邪见还是有帮助的,真正了达法义和究竟的甚深的道理的话,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样的话就特别可惜,没有意义的。
那下面的话,因为以上这样观察以后,最后还是得出:世俗当中的法是如梦如幻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这个菩提妙觉也是存在的,这个道理。
2
这一段我们学过《维摩诘经》,学过《宝性论》的话,应该是明白的。一方面,都是如梦如幻的,但另一方面,如来藏的本体确实也是常然不动的方式存在。因为刚才一切都是随生随灭这样的。但这种幻相,因为这个原因的话,我们世俗当中可以称为如梦如幻,但它的本体其实也是如如不动的。这个道理,我们学过密乘的有些道理的时候就比较明白。
正因为这样,达摩大师的《血脉论》中说:“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他说“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这些有为法就像梦和幻一样的,“若不急寻师”,如果没有赶快依止善知识的话,“空过一生”,“然既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虽然我们的佛性每个人都有具足,但如果没有依靠善士的引导,始终是不能明白的。
其实这个确实很重要的,我们有些是因为有幸即生当中遇到了大乘,有幸遇到了大乘善知识,我们了知一切有为法也是无常的,自己也是本来具足如来藏,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明白的话,确实是我们何时才能解脱啊!这个是非常难的。
所以说,这个道理,我希望我们有些道友应该把很多禅宗大德开悟的这些文字也应该经常写上。这里“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3
在《新续高僧传》里面有个叫如嵩禅师,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好像一个和尚给了她一种袈裟,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梦。后来他很小就出家,出家之后,应该小的时候大概依止过莲池大师,明代的莲池大师。后来自己开始读《圆觉经》,读《圆觉经》的时候,有一段文字他就不明白,认为如来的这种法好像依靠寻思来了知就很难的,然后他自己闭关千日,也就是三年多吧,三年多的时间当中去闭关。
闭关以后,实际上他还没有这么了解。后来就又继续依止了紫柏禅师,中间他又听到一个叫雪浪禅师,在那里学过《楞严经》。依止紫柏禅师的时候,他就把刚才的这一段话,“一切浮尘………妙觉明体”这段话跟紫柏禅师询问。在询问的过程当中,法师严厉地呵斥,刚开始严厉呵斥的时候,他还继续问,后来又再次呵斥,传记里面不是很明显,但在那个时候,他应该已经开悟了。
后来他就开始顶礼紫柏禅师,他说一切宗门并不是用分别心了解的。后来他自己也有一些故事,那个《净土圣贤录》当中也讲了他最后晚年的时候,就开始写一个偈颂,然后投笔而逝,当下就示现圆寂往生极乐世界,也有这样的。
所以,他可能早年的时候,学《楞严经》,依止禅宗方面的法,然后晚年的时候,依靠净土宗而往生极乐世界。他这个传记当中,也是依靠这一段了悟的。所以我想我们学《楞严经》的时候,有时候遇到这些深的法,虽然我们的根机跟这些大德不同,我们也许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但不管怎么样,前辈的大德都是这样的,前辈们了悟的这些法,我们也经常去读它。
就像上师如意宝他认为《直指心性》,不可能依靠它不证悟的,一定会证悟,他不断地念,念到一万遍的时候(麦彭仁波切祈祷文念了一百万遍),就了悟了心性。就像当时上师也觉得依靠它肯定会证悟的,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信心的话,也许可能确实这些文字不是一般的文字。我们世间人看一个报纸,看一个小说的时候,觉得里面有重要的地方,就在下面划一下,或者是勾一下,有这样的情况。
4
也是在《新续高僧传》里面,有一个叫日照法师,他也是有因缘,从小就出家,后来有一个叫通智大师,在他那里听了《楞严经》,依止了十年,后来有醒悟,应该是依靠《楞严经》而开悟的。但开悟以后,他没有因为开悟就放下了,他就开始刺血,写了《八十华严》,还有七卷《法华经》。我觉得真的,前辈的这些大德还是很了不起的。
他写了这些血经以后,继续礼拜舍利塔,可能是阿育王的舍利塔,然后燃指供佛,燃了两个指头。后来好像住持一个寺院,经过八年时间当中修建寺院,修建寺院的时候,他的山门、河堤,还有念佛堂、还有禅堂,还有七十个宿舍等等,用了八年,全部落成竣工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把所有这些,八年时间所有的建筑全都毁坏了——去年我们寺院的建筑,也是在冬天的时候吹风毁了一部分,但是我们当时幸好没有全部......虽然没有八年的时间,但是日照禅师八年的功夫全部被毁坏了。
这段时间,法师显现上有点悲伤,后来他又开始继续修了三年,三年以后就完成了。但是不管他遇到什么事情,他每天念《楞严经》十卷,从未间断。
5
日照禅师他一生当中,他说是依靠《楞严经》已经有醒悟,已经开悟了,但是后来还要这样。所以我们上师如意宝以前也是这样的,不要因为自己有觉悟,就不积累资粮,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很重要的。我们有时候确实,学论的时候知道一切万法是无生无灭的,不来不去的,这个道理好像是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不能以此而满足,应该还要继续去学习。
就像刚才讲的日照禅师,他写了那么多血经,还要燃指供佛,还要修建寺院,然后自己的这种念诵从来也是不间断的,遇到什么都是不间断的,每天都是念十卷《楞严经》的话,那看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像我这样汉文读诵能力比较差的,可能念一遍《楞严经》,从早到晚其他什么都不干,只念一遍《楞严经》的话,可能一天都很难吧。但是确实有了功夫,有了信心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
6
《楞严经》最甚深的地方是前面的这两卷。这两卷这两天应该讲完,一般来讲,它的最深的地方,有些魔王不高兴,制造违缘的话,前面是比较厉害的。过了两卷以后,基本上是顺畅的。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