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 具大神通者观察转生人身的情况,发现极为少有
宗喀巴大师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讲释
暇身胜过如意珠,如是得来只一次,
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后应觉世间事,
如同去扬纯糠秕,故应昼夜求真实。
瑜伽我亦如是修,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处讲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先讲人身难得。具足暇满之人身非常昂贵,非常难得,如以价值衡量则远已胜过世间一切如意摩尼珠。
法王如意宝所著之《忠言心之明点》云:“难得此身如昙花,胜过万宝具果义。”摩尼宝乃无价之宝,难以钱财来购买,而人身则更加宝贵难得了。如此殊胜之人身,在无边之轮回相续中,的确是难以得来的。
无数大成就者,具大神通者,皆以神通现量观察生生世世转生人身的情况,发现确实极为少有。今生得到此身只有一次,来世如何,我等亦无任何把握。
佛经中有四种难得:
1、于千百万劫辗转轮回,值佛出世万分难得;
2、于千百万劫轮回六道,暇满人身万分难得;
3、于千百万劫轮回当中,偶遇佛法,生起信心万分难得;
4、于千百万劫轮回之中,逢遇佛教,虽起信心,但发起菩提心万分难得。
如此四种难得我等大多皆以具足,由此更应倍加珍惜才是。
如此难得人身又极易失去,如同夜空中刹那之闪电,虽于瞬间照耀四方,然而片刻之后即难寻踪影。慈诚罗珠堪布于《大圆满五加行》中云:“人生无常似秋云,时光如电易消失,万年世事皆如梦,虚度暇满难复得。”
人生亦如一场梦,真是如此短暂,人身亦这样容易消逝,可我们自己还觉得有很长很长时间。试问一下,于七十多岁老人而言,现在还能活于世间多少年?于四、五十岁之中年人,还能活多少年?于十几岁、二十几岁之青年人,又能够活多少年?尤其如今末法时代,天灾人祸、疾病横死连绵不断,今夜还在人世,明朝就已归天都说之不定。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如是思维“思维世间前后代,先前无量人已逝,如今人间多数众,百年之内定死亡。”如今诸位都还健在,一百年后,恐怕也是无一幸存了吧。如何能言时间还长呢?犹如我等观察夏日的飞蛾,朝生暮死,非常短暂。于三十三天之天人来看,我等常人亦如飞蛾一般,转眼即逝。哪怕是天人,虽然寿命比人类长得多,但从无始轮回来说,亦是一瞬之事。是故,我等寿命确实极其短暂。
然而,我等虽已具足暇满人身,但若不以此短暂难得之人生,寻求解脱真谛,而行持胜义菩提的话,亦是非常可惜。“人生如梦乡,觉醒在何方”,此中之理,更要甚深思虑,但愿深明此理后,应早日觉醒!
实际上世间种种所为,诸如扶亲顾友、与敌争斗、积累财产、贪求名利等等一切不实之事,皆是“梦时一片悲欢事,醒后难觅一场空”,真正无有任何意义。
如同糠秕仅有一层外壳,并无内核实质,若想去除,只需稍一拨扬,即被微风吹逝,自然消散。实此纯为糠秕,仅为青稞麦粒之表皮外壳,看去似如真正之食粮,然而却空空无实。
同理,世间八法(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即如无实之糠秕,表面似乎都很现实,很实在,但若仔细观察,无有哪样真正有所收获。如同财色名食睡及贪嗔痴等,无常到时,除自身业习以外,一切都留之不住。
有一则“麻雀说善法”之寓言道,有只麻雀总劝他人断除杀生,自己背地却喜欢吃虫。于此义故,皆应先从观察思维自身做起,对治世间八法,如同去扬糠秕。除勇猛精进修持佛法、趣入究竟解脱外,别无他法可求。
以前,知穹仁波切讲过,真正具殊胜意义的是闻思修行,此外一切事物皆无有实义。当然,于学修行道之中也会有许多事情不得不做,此亦为很好之顺缘,有其微妙缘起。但真正行世间八法的话,即使成办亦为不实,若未成办又有何妨?皆应早日舍弃。释迦佛当年为得出家成佛,舍弃王位眷属如弃土石,历无数苦行不舍勇猛精进,终得成就菩提。
是故,我等皆应勇舍一切世法,昼夜精勤,无所间断,寻求真实法性本义,直至圆满成佛。宗喀巴大师如此告曰:“瑜伽士我宗喀巴学佛之时亦如是修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你等欲求解脱之道,于此殊胜法要也应如是而行!”
(未完待续)
敬摘录《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2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3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4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5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