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可以如此优秀|《从拖延到自律》4 设立有切实意义的目标(训练10-13)
《从拖延到自律》
第四期
我们要分享的第一本书,书名为《从拖延到自律》。为什么选择它呢?因为现如今包括乐园宝宝在内的许多人,都存在拖延的问题,明明内心很想精进努力,可就是无力摆脱“一听就会,一练就废”,“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的丧循环。
●●●
▏▎▍▌▋▊ 星期二
设立有切实意义的目标
训练10: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很多人热衷于树立伟大的目标,信誓旦旦地把宏大的目标挂在嘴边,可是话音未落还是照旧懒惰、迷茫,如同无头苍蝇不知去向。目标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它有多大,而是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少。
这一训练与之前的内容稍有重复,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更详细地学习如何分解目标。还是以吃包子为例,如果计划四年内完成“四加五”,那么就应当具体到每年完成多少,每个月完成什么,再到每一天的任务量,这样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实现它。倘若毫无章法,时松时紧,一段时间每天修量5000,一下子又变成0,这样是很难走到终点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专业之路不可能永远靠他人督促,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分解目标,更要享受完成它的过程。
前段时间有一个乐园宝宝因为自己的拖延症,耽误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最初我让她每周完成1000字的终稿,她都能如期完成,但后面我把期限放松,让她1年完成1万字时,她却掉了链子。我相信她也想把这件事做好,但因为没有分解目标,也没有给自己设置截止期限,结果只能以遗憾告终。最后她也反思,自己还是适合每周打卡交任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那些看起来难以企及的艰巨任务也就变得不那么高不可攀了。实现梦想靠的不是豪言壮语或浮想联翩,而是常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重复完成单调简单的小目标。
在我们分解目标的时候,还要注意它的“可考核性”。可靠的目标具有可考核性、可测量性,是可以用某项指标来衡量的。这样在逐步前行的过程中才及时对照目标,看自己有没有偏离航道,方便及时作出调整。如果你拟订的目标需要很多年来完成,那么在每一年、每一阶段你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应当有所规划。
就像我们想要实现彩虹计划,就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相应的规划。我们都知道,一个处处执着、烦恼深重的人是变不成彩虹的。想要成为彩虹,一定要没有烦恼与牵绊、放下各种抱怨与焦虑,那我们具体应该做什么呢?就是通过吃包子不断提升自己,起码要先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和烦恼。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你总是盯着终点不放的话,只会在途中感到一次次的疲惫。一次次抬起头却发现目标遥不可及。但当你把漫长的征途划分为一段一段,每当你到达一站的时候心里都会充满无尽的欢喜,然后充满激情地冲向下一站。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叫山田本一。他体型瘦弱,耐力不强、身体素质也不怎么好,但每次跑马拉松,他的成绩总是出类拔萃,甚至经常夺得冠军。有人问他其中缘由,他答道:“我是用智慧战胜了对手”。什么智慧呢?就是目标分解。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会预先把路线走一遍,把40多公里的赛程分成若干小段,每个小段找一个比较醒目的标志,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麦当劳……这样一直标记到终点。他说:“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倒了。而将大目标分解后,每次我只需要全力跑完当下这一段小目标,不知不觉就轻松地跑到了重点。”彩虹计划同样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计划一下,自己该如何跑完全程?
训练11:每天都要有可实现的目标
那些身陷于拖延的人,难道不想及时完成任务吗?并非如此。相反,他们渴望完成任务的念头或许比一般人还要强烈。可问题就在于,他们喜欢把工作任务积压在一起,留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错误地认为自己具备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殊不知问题就像是滚雪球,早在拖延的过程中越滚越大,直到最后你完全招架不住。
其实,这种拖延心理是懒惰的表现,大量累积的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但一不小心就会适得其反,焦虑、恐慌、时间紧迫感……这一切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甚至能让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全盘崩溃,还容易给人造成错误的认知:“看,我多勤奋,我最近都在拼命工作。”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今天又熬夜了,明天又加班了,我对此举并不认同,如果你晚上在加班,那么白天在干什么呢?事实上,除非日理万机的岗位,或是接到紧急任务,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的。“没空”不是借口,即使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果能合理利用时间,吃包子的任务也是能够轻松完成的。
真正明智的人,不会高估自己的体能和精力,也不会打着“勤奋”的幌子把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聚集到一起,留着后天完成。正确的做法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单位,确保自己每天都有可实现的目标,一方面能让我们看到肉眼可见的进步,另一方面能保证自己的思维不掉线。
书中还例举了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蜗牛在葡萄还没成熟时就计划爬上葡萄架,而鸟儿天生就有一副翅膀,蜗牛穷极一生才能做到的事情,它们只要轻松地扇动翅膀就可以做到。但处于劣势的蜗牛面对鸟儿的嘲笑并没有自怨自艾。相反,它未雨绸缪,早早地做好规划,把“爬上葡萄架顶端”的终极目标划分到每一米、每一厘米,然后是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保证自己每天都有任务可以完成,这样每一天都不会被虚度,每一步都能离梦想更近,积极性高涨,效率也变高了。我对这只蜗牛的快乐感同身受,每当完成了自己当天的功课,我心里都特别开心,有时候会想着:哇,我奖励自己点什么呢?
当你有了每天的目标之后,就会发现整个人生都变得不一样了,你不会再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那些消耗在手机、被窝里的时光也会被你分秒必夺地利用起来,每一天都活成一个斗士,而不是个勉强打发时光的庸人。从今天起,就给自己设立每天的小目标吧,每天清晨时分动力满满地起床,你将不再眷恋被窝短暂的温度,而是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崭新的一天中。
如果你想找一群小伙伴和你一起抱团成长,可以加入我们的优秀打卡群哦!这里没有任务,只有陪伴,每个人在群里打卡自己的小目标,所以不要有担心任务完不成的顾虑哟。群成员满200人以后,就无法二维码入群了,只能靠大家自己拉朋友啦
训练12:列好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光有目标只是有了大致的方向,如果你不规划好具体的前进步骤,那么很容易在紧迫的时间面前变得手忙脚乱。语言堆砌起来的目标仿佛细沙建造的城池壁垒,风轻轻一吹就散了,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前行,才能走出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城池壁垒。
一个宏大的目标之所以难以达成,不是因为它本身遥不可及,而是在实施具体步骤的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困难和阻碍,如果能针对每一个步骤找到特定的处理方法,把原来宏大的目标转化成严格执行每一个小步骤,内心就会少了对大目标的畏惧,多了分坚定,追寻目标的过程也就没那么艰辛了。
那么,现在请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早晨、睡前这两个黄金时间段如何安排?——我偶尔早晨会纠结起不起床,自从建立了打卡群,我给自己设定了每天早上6:30起床的小目标。大部分时候,起床后我会先做清洗瑜伽,睡前祈祷,如果睡不着,我就会听课。
2、如何完成这些具体的、细小的步骤?——当然是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分段安排好,之后就是去执行它。
3、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要怎么解决,咨询专业人士、上网查询资料或是其他?——当我遇到瓶颈时,我会自我反思,问问自己:“你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你这一辈子准备干什么?”每当我心里冒出一些枝枝叉叉的目标,比如想去学个插花、学画画之类的,我就会这样拷问自己。看看这件事与自己最重要的目标是否冲突。有时我还会去请求身边人的帮助,比如请一些更自律的宝宝监督自己。此外,我现在每天都会被询问:今天怎么过的呀?发生了什么事啊?这也会帮助我进行复盘,不足之处及时忏悔并改正。
训练13:有变动及时调整目标计划
一切建立在语言上的目标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唯有脚踏实地付诸行动,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然而,一味地执着很有可能会变质成为顽固,毕竟在追求每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
一旦我们下定决心在某件事上下功夫,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其他事件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效益。“机会成本”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有变动时要及时调整目标计划,避免更大的损失。
前段时间就有一个人找我倾诉:他加入了一个特别费脑子的学习计划,进去之后才发现,尽管自己已经十分努力了,但还是听不懂,一节课下来基本上90%都在“坐飞机”,因此还耽误了“四加五”的功课。因为这个需要花费极大精力去学习的课程,占用了吃包子、消除烦恼等夯实基础方面的“机会成本”,令他十分苦恼。他问我,如果放弃学习会不会有过失,我只能如实相告,至少会创造一个半途而废的缘起。但因为这一学习计划剩下的时间还很长,权衡再三后,他还是决定及时调整目标。
我们乐园曾也因为“天气原因”,在2022年初做出了转型的决定,停更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栏目,包括我投入大量心血策划的“火箭计划”,也只能暂时下架,让大家继续变回自学模式。这是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其实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是及时止损,能帮助我们将损失降到最低。记得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个人连续多年坚持高考,现在已经将近50岁了,去年高考结束后他终于决定,再也不考了。有时候执拗地坚持自己无法企及的目标,本身也是一种执念。
安德鲁·卡耐基曾说:“如果你想要快乐,设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能指挥你的思想,释放你的能力,激发你的欲望。”一个正确的目标给人的动力是巨大的,而错误的目标却会把我们引入错误的方向,方向错,步步错。切记:有变动时,及时调整目标。
<未完待续>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