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展现利他心 Back

【大学演讲】展现利他心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8-31


大学演讲

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显减轻。所以,如果你感觉压力比较大,就赶快帮助他人吧。


有人或许会说:“我没钱,怎么帮助他人?”这种疑虑是没必要的。帮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钱,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足够了。


美国畅销书《29件礼物:一个月的布施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讲到: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加州的沃克女士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百般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沃克遇到一位非洲的传统医生,医生给她开了一份奇怪的“药方”——29天内捐赠29件礼物。沃克感觉很为难:“我连床都不能起,怎么给别人送东西呢?”医生启发说:“礼物不需要是物质的,说一些关爱的话语也算礼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沃克开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29天后奇迹出现了,她的健康明显好转,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


和沃克女士一样,许多人本着一颗善心,投身于帮助他人,最终带来的都是对自身的救治。


利他心是治愈痛苦的无上妙药,大家应当培养这种善心,并在生活中将其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一定付出多少金钱和实物,哪怕为别人做一件小事,说一句关心的爱语,甚至献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


相反,对自我的爱执则是痛苦的根源。这一点不难理解:看看人们的眼泪,除了真正的菩萨和奉献者以外,大多都是为“我”流的,很少是为他人流的。


有些女孩特别爱哭,她们是为非洲的饥童哭泣吗?是为遭受飓风的美国人哭泣吗?恐怕不是。她们哭泣,原因不外乎如此:“你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你为什么对‘我’不好?”……


在佛教中,利他的善心被称为慈悲心,这种善心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慈悲心,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而如果有了慈悲心,不论身处何方,都会得到别人的恭敬和爱戴。


慈悲心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种思想,时至如今,许多思想已被淘汰,而慈悲的理念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应该想尽办法生起慈悲心。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致朋友:


澳洲(菩提)佛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