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来自两百年前的授记
大学演讲
早在两百多年前,藏地大成就者菩提金刚就明确授记了喇荣五明佛学院和法王晋美彭措。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相信授记,我个人也是有些相信、有些不信。听说在其他宗教中,也有过相当于授记的内容,比如,很多学者相信《圣经》中预言了美国的兴起,还有一本法国的书也预言了前苏联的解体。
那菩提金刚在授记中,对喇荣是怎么说的呢?
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
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
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
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
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
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
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
这七句话明确讲了喇荣的地理位置、创始人、眷属、所修之法、弘法事业、对众生的利益等六方面的内容。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授记时,觉得太过神奇,难以置信,但经过深入研究之后,也不得不信服。下面我们来逐一讲解:
第一,境圆满:“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
这个授记首先讲了喇荣的地理位置——处于单坚神山、阿拉神山、木天女神山这三大神山的中央。所谓“喇荣”,意思是来到这里就想出家修行。的确,很多人来到喇荣之后,很容易生起出家的念头。
第一世敦珠法王的传记中记载,喇荣曾经出现过班玛喇嘛、嘉措喇嘛等十三位虹身成就者,因此,这里非常殊胜。佛教中有息、增、怀、诛四大事业,喇荣是怀业任运成就的地方。一位伏藏大师所取的伏藏法中提到的“怀业山沟莲花开,洛若金鹰空中翔”,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就像你们美国的好莱坞,虽然是个小地方,却举世闻名。同样,喇荣也只是中国的一个小山沟,但在佛教界广为人知,甚至不少人会自豪地说:“我是从喇荣来的。”喇荣刚建立时,还只是一片空地,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有了今天这么大的规模,这也说明,它的确是怀业任运成就的地方。
第二,本师圆满:“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
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创始人是法王晋美彭措,他前世是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尊者,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上师,也是闻名于世的大成就者和伏藏师,现在仍有很多他的伏藏法在流传。
法王晋美彭措不仅是活佛,也是伏藏师,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大德之一。当然,我今天并不是借此机会来宣传我上师的,佛教中讲:“妄语参杂欺诳语,赞叹上师切勿用。”不能用不真实的语言赞叹自己的根本上师,所以,我在这里只是客观、真实地简单介绍一下。
藏传佛教历来有认证活佛的传统,虽然当今出现一些问题,但按照严格程序认证的活佛,的确非常与众不同。比如,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对自己的后世,就有非常清晰的授记2,表明了七种不变的标志:出生地不变——法源之地、母名不变——璁玉海、父族不变——莲花茎、出生年不变——鸡年、身不变——掌具坛城、语不变——严深广藏、意不变——证悟法身。
这七种不变的标志明确提到:转世灵童的出生地点、母亲叫雍措、父亲叫班玛、属相是鸡、手掌具有空行纹、对如海三藏讲辩著无碍、证悟万法实相3。后来,人们就是依据这些线索,认证法王为列绕朗巴的转世。
法王晋美彭措创立了喇荣五明佛学院,并担任院长多年。法王圆寂后,由门措空行母接任,成为新一任院长,至今已有十多年。在藏地,一般来讲,男众寺院的住持是男众,女众寺院的住持是女众,而我们学院,既有男众也有女众,但却由女性担任院长,这也体现出学院的宗旨——男女平等,谁具足功德,谁就可以担任负责人。此外,学院中无论是高僧大德还是普通僧人,也都是地位平等、供养平等。
第三,眷属圆满:“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
法王对所有眷属都没有偏袒,无论是汉族、蒙族、藏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人,只要具备条件,都可以在喇荣学习。授记中提到的“四众眷属”,指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虽然藏地在8世纪时还有尼众,但后来比丘尼戒的传承失传,无法具足四众弟子。但法王在1987年开始摄受汉族弟子,由于汉地一直保存着比丘尼戒的传承,于是喇荣便具足了四众弟子。
十世班禅大师曾用藏文题写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牌匾,而事实上,我们学院就是一所佛教大学,采取了与世间大学类似的管理模式,比如分有喇嘛学院、觉姆学院、居士学院、汉学院等四个学院,这就像世间大学中的不同学院,如教育学院、影视学院等。
第四,法圆满:“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
这一点,可以从佛学院的课程安排和学习模式上看出来。我们佛学院开设了大五明、小五明、显宗的五部大论以及密宗中共同和不共的续部等课程。大五明课程,包括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其中内明是最主要的课程,医方明、工巧明等是选修课。小五明课程,包括戏剧、诗学等。五部大论课程,有戒律、俱舍、因明、中观、现观等。
我们的学习模式主要是“闻、思、修”和“讲、辩、著”。其中,闻思修,指先在老师面前听闻课程的内容,之后反复地思维,最后把所思维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相续,实地去修持。在藏地大部分的佛学院中,闻思修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闻思修是从自利的角度讲的,而从他利角度来讲,我们强调讲辩著,这是智者的三种法相。也就是说,闻思修所通达的法义,不但要传讲给其他人,还要为了遣除他人的邪见而互相辩论,这一点也是整个藏传佛教非常重视的。最后,运用自己的所学,撰著一些书籍,对后学者的闻思修起到指导意义。
伏藏大师巴沃秋扬多杰曾为法王写过一篇赞颂祈祷文,概括了法王一生的修行功德,如云:“自利圆满闻思修,他利圆满讲辩著,二利讲修事业兴,与汝无别而成佛。”在我们佛学院学习的人,无非也是想“自利闻思修,利他讲辩著”,这是喇荣大部分人的学修方式。
第五,弘法事业:“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
法王对所有众生,无偏地带来利益、快乐,其程度胜过高山顶,深过大海底。我们佛学院培养和教育四众的目的,并不是让个人生活优越、财富积累,而是为了培养心地善良、行为端正的人,进而利益所有众生。在佛学院学习的出家人、居士,都认为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是最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
法王曾经在印度金刚座发愿:“无垢圣教兴盛常住世,无偏众生享受胜利乐,意中所愿恒时唯有此。”无偏地利益众生,为所有众生带来快乐,让无垢的传承教法遍满世界、长驻世间,是法王一生的心愿。一般来讲,普通人很难完全按照法王的心愿去做,但法王也说过,最重要的就是能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喇荣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法师,如果去到佛教比较衰落的地方,会努力振兴当地的佛教;如果去到佛教比较兴盛的地方,也会加倍努力地弘扬佛法。现在汉藏两地都有喇荣培养的僧才,虽然他们的能力不同,但大多数一直在努力地弘扬佛法。我们也希望东西方能共同努力,将佛法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第六,对众生的利益:“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
世间大学培养很多学生,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改善物质世界。不过,物质世界固然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视内心幸福。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喇荣培养了很多法师,其使命就是传播心灵的智慧,帮助大家寻找内心的幸福,利益每一个众生,即便不能利益他们,也不会扰乱他们的心。
法王晋美彭措圆寂前,留给弟子们一句遗教:“莫舍己道,勿扰他心。”法王的弟子们都应该在文化、事业、民族传统等方面“莫舍己道”,同时也要做到“勿扰他心”,即使做不到利益众生,至少也不能伤害他人。因此,法王大部分弟子都发愿:不做任何恶劣的行径。
没有信仰的人,很难相信死后的世界,但对有信仰的人而言,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比如,基督教就认为,善良的人死后会去天堂。佛教的教义告诉我们,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指凡与法王结缘的人,若能念诵阿弥陀佛的圣号、精勤修学、具足往生四因,死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大家都觉得,这一授记对我们来世有长远的利益,有着不共的密意,所以,喇荣的传承弟子们非常重视往生西方。最近喇荣正在开极乐法会,参加的人数非常多,以前法王住世时,有时甚至会有四五万人。这是法王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图片。
以上是对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简单介绍。总之,喇荣既有完整的佛法传承,又有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具备包容、平等、自由、利他等精神,是很有特色的一所佛学院。但是,将来如果要“对外开放”,佛学院也许会成为旅游区,失去现有的学习氛围,佛学院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喇荣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前辈大德们的努力和法师们对学生的培养,但未来会怎么样,恐怕要留给大家回答。
摘自红尘中的净土——喇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