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 · 贰 · 长歌行】
一百四十年前,
神州大地劫后余生。
鸦片战争的枪膛未冷,
钢铁工业的齿轮已如荼袭来。
大蒸汽时代的咆哮声中,
喷着浓烟的火车终在华夏开动,
吭哧吭哧地,
直震得千年尘封的桎梏枷链,
嘎吱作响。
【悟境在何方】
上回说到,
虚云辞别融镜禅师,
下得山来。
其后多年和尚辗转于参山拜寺,
江浙名刹的每尊佛像,
都见证了懵懂小沙弥,
成为如今小有名气的德清禅师。
1882 • 光绪八年
距当日一脚踏入山门,
已过去二十四寒暑。
然而此时虚云内心却倍感煎熬,
自己当年绝情出家,
至今只见时光日日飞逝,
传说中的“悟境”却连影也不见。
【三步一拜】
七月的日头彷如当空流火,
炙烤着天地万物,
空气中阵阵滚烫的热浪,
灼烧着行者五脏六腑。
前额膝头与路面日日厮磨撞击,
崩裂出的鲜血嫩肉混着土渣草根,
逐渐结出了黝黑痂壳,
磨成了厚厚老茧。
1883 • 光绪九年
终至黄河铁卸渡,光武陵。
大年初二,
漫天鹅毛扬洒一晚。
夜雾尚浓,
晨曦未现,
分不清道路,
辨不明方向,
也没有鸟兽气息。
只隐约看见松针托着厚厚的雪团,
结了琉璃样的冰柱。
天地仿佛陷入乳白色的梦境,
只剩下脚踩积雪的咯吱声。
饥寒交迫的虚云终告体力不支,
晕倒在废弃茅棚里。
◎
【奇怪的人】
“这香气……是妈熬的粥…”
恍惚间,
虚云挣扎开眼,
梦中庶母身形渐渐模糊,
只能依稀分辨一个陌生人影,
静静坐在炉边。
橘色的光照亮他半边面孔,
眼睛映射跳动的火苗,
仿佛有层奇异流质,
闪动着明亮的光……
虚云意识又转模糊,
再度堕入昏迷……
“我叫文吉。”
第二次转醒,
被喂下一大碗热乎乎的黄米粥后
陌生人是这么自我介绍的。
“五台山乞丐文吉,那的人都认得我。”
仿佛怀有什么得意的小秘密,
乞丐文吉笑得很开心,
不等虚云说话,抢先问道:
“你呢?哪来?哪去?”
“普……普陀来,朝五台去,不知此处……”
文吉并不作答,
却指着一团白雪兴致盎然地问道:
“你们南海有这个不?”
“没……”
“那你们吃啥呀?”
“…??…吃水啊…??…”
乞丐把雪丢入锅中,化作一抔清水,
哈哈大笑道:
“瞧这是啥?”
“……???……???……”
文吉讪笑着轻轻一叹,不再追问,
回答起前边的问题来。
“此去还有两千多里地呢,和尚何故折腾?”
“报父母生养之恩。”
虚云挣扎想要强撑坐起。
“瞧你这虚的,别闹了。
到五台山脚再拜也一样的。”
虚云急忙解释拒绝,
满眼的恳切执拗。
文吉见状挠挠头不再多言,
笑嘻嘻地指明路线,
辞行别过。
【要死了】
雪霁初晴,
尚未恢复的虚云就心急启程。
蹒跚拜到了孟县,
天气恶劣加之强度过高,
深夜忽然发起高烧来。
腹中竟似饿鬼啃食五脏,
直疼得隆冬腊月里却汗湿了褂衣。
即便如此,
他仍不肯懈怠分毫,
又径自强撑拜了十日,
终告不支再次厥倒。
【没相干,不需谢】
命运的安排总是难以揣测,
虚云这看似必死的一劫,
竟再次被乞丐文吉横身救下了。
悉心照料三日,
虚云终能起身行走,
拗不过他日日想要启程,
文吉无奈提议:
“横竖我要回五台,帮你担行李呗?”
和尚大惊失色,
让救命恩人做这苦重之差,
万万难以应允。
怎奈文吉轻快跳出两步,
一提一甩已将行李抓上肩头。
“得了得了,你只管专心朝拜便罢。”
文吉不再与他啰嗦起身便走,
虚云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依从:
“蒙先生两次救度,无以为报,倘我拜到五台,
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一半回向先生。”
乞丐文吉挠挠头,
笑嘻嘻摆手道:
“你朝拜尽孝,我顺道回家,没相干,不需谢。”
此后有文吉一路打点前后,
虚云得以专心朝拜,
内外轻松身体日渐强壮。
不日行至太谷县,
此处已属五台山清凉境地。
◎
【灯火阑珊】
“就到这儿吧。”
离相寺大门前,
映着街市初上的灯火,
乞丐文吉眼睛明亮。
依旧是一副懒洋洋的笑脸,
略一作揖道:
“行李稍后自有人送上山。
大师父,咱就此别过咯。”
说罢不待和尚回神,
趿着草鞋一转身已混入人群。
留下猝不及防呆立街头的虚云。
果如文吉所言
虚云不日路遇湖南老乡
替他将行李送上五台山。
◎
【化身】
五台山,
因有五峰耸矗,
峰顶平坦如台,
故称五台。
山上寒岩积雪四季冷冽,
又名清凉山。
虚云急急在显通寺挂单住下,
便开始逐庙礼拜,
并四处打听文吉下落。
怎奈问遍全山,
竟没半个晓得。
百思不解之时,
偶遇一偏僻小庙的看火老僧,
听罢始末只淡淡合十道:
“这是文殊菩萨化身了。”
【继续走】
五十岁的虚云和尚,
乘着喜马拉雅的月色,
又跨过皑皑雪山,
继续南下。
虚云一路朝礼佛迹,
云水万里,
横穿整个东南亚,
再度踏上中华故土之时,
已是三年之后。
在云南鸡足山礼罢摩诃迦叶尊者道场,
虚云一路朝拜,
回到了金陵。
◎
1892 · 光绪十八年
承妙莲衣钵与耀成法脉,
时年五十三岁的虚云和尚,
已是临济第四十三世与曹洞第四十七世。
◎
此时的他并不能知晓,
自古禅人追求的“悟”字,
已在门外静候多时。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