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 Back

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7-05-20






HELLO

慧灯之光



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 






《缘起赞 略释》39


相关法义摘要





愿利者教尽有际,不遭恶分别风动

达圣教理于大师,获得信忍常充满



第二个回向,愿饶益众生的利益者、饶益者——佛陀所弘扬的妙法,能在乃至轮回结束之间,都不为邪恶分别念的风暴雨雪所动摇。通达、精通了神圣佛法的妙义,而对大师释迦牟尼佛获得信忍的正信者、智信者,能够遍满大地、充盈世间。


宗喀巴大师讲过:虽然佛教的缘起赞没有任何过失,但很多不懂的人却会胡乱解释佛陀的思想,随意参杂个人的分别念,从而招致佛教的变质。所以,宗喀巴大师在此发愿,但愿佛教不要遭遇这些邪恶势力的打击。


“忍”,即忍受。“信忍”,也叫做智信。智信和迷信不一样,智信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最后对佛陀的教理产生了强烈的信心。当我们深信佛法、见解坚固以后,就可以忍受所有外来的攻击。任何邪见、邪说、批判、驳斥,都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心,所以叫做信忍。当坚定不移的信忍者充满世界以后,佛法才有希望,这些人也才有希望解脱。


第三个回向,是宗喀巴大师自己的一个回向。这个回向非常重要,我们曾经也讲过很多次,每一次发愿、回向的时候,都要这样回向:


愿一切生舍身命,住持能仁妙教法

光显甚深缘起性,虽剎那顷不慢缓



愿从现在乃至成佛之间的生生世世,为了护持佛法,都能舍弃身体和生命。哪怕再艰苦,环境再恶劣,再有病痛、战争与饥饿的折磨,只要能够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对佛法有利,就可以不顾一切,就能克服重重困难,长久住于世间。长久住世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人间的物质生活,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而是为了护持正法,弘扬佛陀能仁的教法精髓——甚深缘起性空。即使一刹那那么短暂的时间,都不耽误、延缓、懈怠。

长久住世和护持正法的缩写,就是“住持”。


大乘佛教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愿就是: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都不伤害任何众生的一根毫毛,愿我能够护持、弘扬佛法。哪怕在一瞬间中这样发愿,也可以清净很多的罪业,积累很大的资粮。


释迦牟尼佛往昔,并没有发愿建立一个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清净的刹土,并在那里度化众生,而是发愿要在娑婆世界这样灾难频出,有生老病死、贪嗔痴等种种不如意的世界中度众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护持正法。


大乘佛经中经常讲到,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那就是护持佛法。通过闻思修、戒定慧、辨讲著等方式,去护持、弘扬佛法。我们平时也要这样发愿,无论是每一次放生结束,每一次打坐结束,或者是在印度菩提迦耶、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等身像等非常有加持力的佛塔、佛像面前发愿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心愿为主。


愿胜导者无量难,殷重为心所成办

由何方便令此增,昼夜专注恒思察



第四个回向,殊胜导师释迦牟尼佛经历无量艰难困苦,以认真、精进修持作为核心,最后终于成就了佛果,并为后学者传授了解脱的精妙之方。如果要成佛,就需要闻思修,特别是要用功地修行。愿我常常能日思夜想、冥思苦想:以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增长、弘扬佛陀的妙法呢?


宗喀巴大师经常思考的,不是怎样才能赚钱、如何享受生活、如何才能更有名、更有地位、更长寿、更健康,如何才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好的去处等等,而是想的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唯有佛陀的教法存在,众生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佛法在哪里,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希望,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幸福。所以,我们也要发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缘起赞  略释》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学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寻找一个正确的善知识

缘起性空,是佛陀语言的精华

如何去寻找佛陀的真正密意

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佛菩萨是对所有众生都要发菩提心



随喜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网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宝/微店:慧灯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