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唤醒迷梦 >> 真实的提婆达多:善知识不仅是正面的,有时也会以坏人形象出现 Back

真实的提婆达多:善知识不仅是正面的,有时也会以坏人形象出现

Net-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1-05-02

真实的提婆达多:

善知识不仅是正面的,有时也会以坏人形象出现

讲到提婆达多,首先我们第一感觉,就是对其所造种种恶业嗤之以鼻,甚至身边遇到一些恶人,我们也会本能的把他视为---提婆达多。但真实的提婆达多,真的是一个破坏佛法、专行恶业的家伙吗?

 

人物简介:

提婆达多”是梵语,意:天热。因为他出生时,国中人民皆感到身心热恼,长大以后,专门破坏佛,令人心不得安宁,所以提婆达多,是以因缘为名。


典故:

一时,佛在舍卫城。佛陀率众比丘前往嘎雅山,途中佛陀示现感冒,请了耆婆医生调制汤药供世尊服用,佛陀病愈后剩下许多药。耆婆问世尊如何处理。佛说供养僧众即可。耆婆遵佛所教,分给每位僧人,可谁也不敢接受。


提婆达多见状,追问原因,耆婆说:“世尊服用剩下的药,命我供养僧人,但谁也不敢接受。”提婆达多不以为然地说:“他们不敢,我敢!世尊服多少,我照样能服多少。”耆婆劝说:“不行,世尊的功德非常人能比。如果你想跟世尊一样服药,可能消化不了。”提婆达多不听劝告,把剩下的药照世尊的服用量吃下去。结果,因不能消化反而生病。


耆婆给世尊熬粥,提婆达多知道后,也强行要喝,结果身体疼痛难忍,在地上疼得翻滚,大声哭喊。


阿难知道后,祈求世尊言:“世尊,提婆达多身体疼痛,已濒临死亡,请您慈悲救护!”佛陀随即用神通给提婆达多加持,并说:“提婆达多,你时常加害于我,与我子罗睺罗承敬我,在我的心中没有任何差别,是平等无二的。若我心中实具平等,以此真实力的加持,愿你的病马上痊愈。”


世尊言毕,提婆达多病痛刹那痊愈。



诸比丘对提婆达多说:“世尊对你的恩德很大,是世尊的加持使你病愈。”提婆达多却昧着良心说道:“我的病自生自灭,与他的加持没有任何关系!”。诸比丘闻此,禀世尊言:“世尊,提婆达多的言行实不如法,非但不报恩,而且不知恩。”


世尊告诸比丘:“提婆达多不但现在不知恩、不报恩,往昔也是对我恩将仇报。”


世尊讲述:“很早以前,有一个穷人,天天上山砍柴,以卖柴维持生活。一日在山上,突然狂风四起,大雪纷飞。他走投无路、将近冻死的时候看见一个山洞,竭力地爬了进去。洞里有一位菩萨幻化的大熊,菩萨化现为熊,心怀柔软慈悲,平时以食用水果、草药维生,从未伤害过任何众生。这位可怜无助地樵夫爬进山洞看见大熊,瞬间吓呆了,暗想:‘今日肯定难逃被大熊吃掉的厄运’,便心生恐惧。


大熊安慰他:‘请不要害怕’。说着,用自己的身体拥抱他、温暖他。因大雪封山,七天没有转晴,大熊这七天里都用身体温暖他,并与樵夫共享水果。七天后天气好转,大熊慎重地对他说:‘现在您可以安全的回去了。有很多人想杀我,吃我的肉,您回去后请念在我对您七天的救护之恩,不要对任何人说我在这里!’樵夫答应了,并感谢大熊的解救之恩,就背着柴下山了。


樵夫到了城镇后,遇见两个猎人,猎人诧异他在山上冻饿七日仍然能活着回来,于是上前询问,樵夫把经过如实相告,他俩听后生起贪心想杀大熊,就对樵夫说:‘你带我们去,把那只大熊打死后,给你三分之一的熊肉,如何?’樵夫心里盘算着:‘虽然它照料我七天,可是我回到家没什么吃的也会饿死,如果我带他们去打死大熊得到一份肉,还能饱餐一段时间。’于是他带着两个猎人来到山洞,用箭射杀了大熊。

 

濒死的大熊口说偈曰:‘吾常住静处,从未夺他财,饮用草水果,从未害他众。今知临命终,我亦无可奈,众生之苦乐,皆因往昔业。’说毕落气。两位猎人剥开熊皮,将肉分成三份。当樵夫伸手准备拿属于自己的那份肉时,突然双手断裂。猎人惊惧地问:‘为什么你的双手会断落在地?’樵夫如梦初醒地说:‘可能是因果报应。这只大熊在七天中照料我,叮嘱我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却带你们来把它杀害,这是我的果报。’两位猎人闻言也很害怕,觉得大熊肯定不是一般的旁生,吃它的肉实不应该,就将熊肉送到经堂供养僧众。

 

一位罗汉以神通观察,警告诸比丘:‘这是贤劫中一位大菩萨的肉。’罗汉与众比丘及猎人将熊肉奉在遗塔里供养。当时的大熊就是我的前世,那个恩将仇报的樵夫就是提婆达多。他往昔也是不知恩、不报恩的人。”

 

以上典故,我们知晓提婆达多不仅是一世迫害佛陀。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流传广泛的典故,也都讲到提婆达多是十足的大反派,处处破坏释迦佛。但提婆达多既然是佛菩萨再来,无论怎样示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佛陀成道,成就度生的因缘。而且每一尊佛证悟之前,都有一位成就他的提婆达多。


关于“提婆达多是佛菩萨示现”的这种观点,有没有依据呢?其实佛陀在多部经典中,都赞叹提婆达多的功德,也讲到提婆达多的真实身份,就是佛示现。


经文佐证:下面我们节选几段经典分享。


《大方等无想经》:“如来世尊有善方便,复能宣说不名地狱,云何得名提婆达多为地狱人?提婆达多所有境界,实非声闻、缘觉所知......六群比丘,亦大菩萨,提婆达多与共同行,所说深义,非是二乘之所能知。


《大方便佛报恩经》,佛言:“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佛。念其恩故,常垂慈愍......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狱者,无有是处。”佛陀说自己之所以能速得成佛,是因为提婆达多的帮助。故而,佛陀心常感念提婆达多的慈悲恩德。


经文还讲到一段典故:“尔时阿难受如来教。至地狱门外。问牛头阿傍言。为我唤提婆达多。牛头阿傍言。汝问何佛提婆达多。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阿难言。我唤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这段对话是阿难到地狱门口,让鬼卒把提婆达多找来,鬼卒反问道: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你找的是哪一个呢?这说明过去诸佛,皆要有提婆达多这样的人物,为其助缘。


提婆达多在世时,常谤佛、害佛、破坏教团,所以堕于阿鼻地狱。阿难之所以来地狱见提婆达多,是想为其转述佛陀的受记,佛陀说提婆达多虽行诸多逆恶之事,但因命终时,生忏悔心念出“南无”二字,以此因缘,在地狱一大劫后,命终生天,再经过六十劫后成佛,名曰“南无”。提婆达多的这段典故,应验了“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真实不虚。


再引一部经,说明提婆达多实是佛陀的善知识,《法华经》云:“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通过以上经文,可知真实的提婆达多,并不是纯粹破坏佛法的恶人,而是以反面形象形成对比,来成就佛法的真善知识。


总结:

如今的佛弟子们,如果提到提婆达多,只是把他当作对佛法和我们的实际修行没有半点助缘、纯恶无善的坏人,这是略有偏颇的认知。


我们来了解提婆达多示现的真实因缘,不是为了扶正提婆达多这个反面人物,而是扶正我们柔嫩的心,清除自己内心的黑暗面,以正确的观点重新定义善知识。善知识不仅是纯粹正面的、优秀的人,而应该是弹性的存在,或许会像个坏人的形象出现。


总之,我们以善眼观之,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以恶眼观之,就算和真善知识同行,甚至遇见佛,也可能只是白白错过,如《往生论注》言:“或有值遇佛者而不免三途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心不受伤害,同时为了更好地得到佛法的利益,凡事应观德不观失,观功不观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之路,都会遇到提婆达多,他或许是某一个人,或许是不同的身份,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修行路上的提婆达多,更要在他们身上突破自我,我觉得这就是一项很好的修行。就像习武之人,如果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会点基本功就够了;若是要练就真功夫,练基本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坚定的毅力与恒心,潜下心来勤习,在不同的阶段,还要找好的陪练切磋,只有和陪练对阵过招,才能看清自己平时练习的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


我想,佛或许为我们每个修行人,都安排了很多陪练,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法身更加强壮。只可惜,我们太讨厌逆境和逆缘了,一次次地逃避,去选择安逸的顺境和顺缘,放弃了这些真正认知自己内心的机会、和突破自我的机会。


如果以因缘观来看,凡事存在的,背后都有其必然存在的因缘。所以不管这个陪练是谁、如何示现,只要真心把他视为成就我们的人,不抗拒、不逃避,那磨练到最后,任凭逆境因缘怎样呈现,只会令我们的心更加沉着,如“呆若木鸡”般,不冲动、不情绪,更不为所动。


再者,逆缘、逆境界出现时,首先要观照:

是不是我们内心邪念的感召,如果是,就要即时忏悔、即时修正自己;如果不是业力感召,那或许就是佛给我们安排的。佛善知一切众生,更摄护一切念佛人,所以佛安排的一切,一定是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一切顺、逆因缘,安心念佛,任由弥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