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残酷才是青春》第五章(7~9)|索吉达堪布| Back

|有声读物|《残酷才是青春》第五章(7~9)|索吉达堪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残酷才是青春》

索达吉堪布

第五章 7~9



有了信仰的人,内在的自律,远比外在的法律要管用得多;而没有信仰的人,做事往往没有底线,为了蝇头小利就无恶不作。




07

先培养德行,才能享受世间利益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你认为呢?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在学校里的时候,思想还算纯洁,可一进入社会,就免不了受到染污。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观察当前的状况,不正是这样吗?

不少大学生跟我说∶"我毕业以后,一定要帮助别人,除了找份工作养家糊口以外,其他时间和精力都要用来回馈社会!"但事实证明,多数人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毕业不到一两年,就被世间的浊水染浑了,当初的"清澈"再也不复存在了。

因此,我常跟他们说∶"先别急着这么承诺,等工作几年、十几年以后,再看这颗纯洁的心还在不在了吧。"



那时候,一些人也许已经学会了贪污,学会了弄虚作假,学会了杀盗淫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甚至还认为老实、本分是无能,投机取巧干坏事才有面子…其实,年轻人真的不能离开善的教育,一旦没有了它,就像树没有水分,一定会干枯的。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既然人人都有一个广阔的胸怀,那为什么不能广泛接受一些学问呢?

当然,我们一生中最值得学习的学问,应该是利他。若有了这方面的境界,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在哪里,人生都注定辉煌无比。否则,只懂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树立正确的信仰,那对今后的前途是否有利也很难说。

 

维克多·雨果





08

缺什么也不能缺德


当我们习惯了冷漠,遇事只想保护自己,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那终究会为此而付出代价。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慈悲,若能将其挖掘出来,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无价之宝,于人、于己都将受益无穷。


几年前,广东佛山一名两岁的女孩小悦悦走在路上时,被两辆车先后碾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七分钟内在她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孩子虽被送到医院全力抢救,但仍然离开了人间。

一个孩子被车撞了,这种不幸和意外并不罕见。但小悦悦真正悲惨之处,在于路人的见死不救。


小悦悦事件


现在很多人极端自私,从小到大学到的,基本上就是怎么维护"我"的利益。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美德,不知从何时起,已从我们身边悄然退去,现今人们更推崇的信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前,新闻上还报道了"13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的事件。说一个88岁的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的地方,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他趴在地上一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就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最终,老人因窒息死亡。

那么多的旁观者,为什么不上前去帮他呢?就是因为他们害怕。

 


如今常有媒体报道∶某某老人摔倒之后,有好心人去扶,结果不是他撞的也赖上他了,最后还要打官司赔钱。所以,谁都不敢再向老人伸援手了。

面对这种现状,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站出来,对北大学子说了一句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短短的这一段话,立即就红遍网络,引发了各种响应和支持。不过也有些人觉得,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良知,凡事都要依赖法律的保护,那实在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对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兆林也认为∶"13亿人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套用一句不大合适的话说,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在这种可怕的冷漠中,所有人都是失败者。"

尽管他这样说,但现在人们还是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看见一个老人摔倒了,自己到底去扶还是不扶?

不愿意扶的人,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或许会被他反咬一口,到了法官那里,甚至法官也说∶"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他?"曾经出现的这种糊涂判决,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法想象。



但对我而言,肯定毫不犹豫去扶。扶了以后,若被别人冤枉了,跟我打官司要医药费;甚至他死了,要我给他偿命,那我也认了。这是做人的基本良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损,就置他人的生死于不顾。




09

不要总指责年轻一代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它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


记得2006年央视的《对话》节目中,邀请了中美两国的顶尖高中生,作过一次价值取向的考察。

当时,主持人给出智慧、权力、真理、金钱、美这五个选项。美国学生一致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解释说∶"如果拥有智慧、掌握了真理,相应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

而中国高中生,除了一个人选择美以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我对这个结果印象还是很深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所有的都好,中国所有的都不好,凡事应当一分为二来看待。但如今中国年轻人道德退失的现象,说实话的确非常严重。假如大量人才的生活取向和价值观,都建立在金钱和物质上,从来也不注重内心的道德,那他们的未来令人担忧。

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盲目地追求金钱,致使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始终觉得生活压力非常大,内心没有安全感。不仅大学生如此,包括一些小学生,也都不堪如此重负。我曾跟一位大学老师交谈,她说自己的孩子因为老师逼、家长逼,各种压力都堆在他身上,他实在受不了,就在作业本上写下"地狱"二字以示抗议。

如今,物质条件跟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大改善,但为什么年轻人普遍没有满足感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很迷惑,以前在学校里只重视分数,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现在一味地跟着潮流跑,所以很容易就被浮躁的现实同化了。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鹅仔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