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报身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呢? Back

报身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呢?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7-07-10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佛说稻秆经

获得已连载合集

从此,学习路上不掉队



顶礼上师:我们在共修《慧灯之光十》“四圣谛”的时候,大家对于报身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的问题达不成共识 ,把《慧灯之光》一到十里面,上师关于报身的开示都翻遍了,都各自找到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持报身是无为法的观点师兄,以《六祖坛经》所云“自性具三身”为依据;持报身是有为法观点的师兄,以《密宗概要》中,“自境报身”和“他境报身”为依据,认为菩萨能见到的报身,也需要因缘和合,请问上师,报身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呢?极乐世界的菩萨的知见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

报身,有两种报身。自性报身,就是如来藏,我们的心的本性。如来藏,也有法身、化身、报身这样子的说法。那这个报身是无为法,永恒不变的,这叫作无为法。


像一地菩萨,他们所看到的报身实际上是有为法,也是有变化的。所以,报身就有这两个。


有漏和无漏,这个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因为像大乘佛教的有漏、无漏,小乘佛教的有漏、无漏,还有密法的有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像极乐世界的这些世界,还有这些人的身体,从一个方面,可以讲它是无漏的,它不会让人产生烦恼;然后从另外一个说法,也是有漏的。因为证悟空性方面的叫作无漏,其他的叫作有漏,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也可以说是有漏。


顶礼上师:好,谢谢上师,这是一个网络的问题。请问上师,如果大家都从那个道场离开了,道场关门,我们留下一台摄像机,我们再看摄像机的画面,会有不一样吗?

我们以为我们走了以后,摄像机录这张桌子,然后我们看这个摄像机录下来的东西的时候,还是这张桌子。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走了以后也是这样子。


但是,摄像机它记录的东西,跟我们的眼睛看东西是一样的,摄像机在录,等于还是有一个人在看。因为如果摄像机的这个镜头,跟我们的眼睛不符合的话,那它拍下来的东西我们看了没有用,我们看不到的。


录音机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会说没有人的地方不会有声音,那有一个录音机放在那里,我们回来播放,它不就是有吗?那这个也是一样,它记录下来的这些信号,只有进入我们的耳朵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声音。然后摄影机拍下来的这个东西,最终还是要用我们的眼睛去看,最后还是变成这样子的桌子,所以,这些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顶礼上师:这是一个网络的问题,请问上师,以前没有修过四前行,或什么都没有修过,可以直接修缘起法吗?今天在网上听传承,可以得到传承吗?

可以修缘起法。还没有修四加行、五加行,有些时候修一修缘起法,是没问题的,可以的。网络应该是有传承吧,我想应该是有吧,这个确实是说不清楚的。应该是有吧。反正最好的,最保险的,就是暂时可以当这个有一个传承,听了一个传承,然后到时候有机会的时候呢,还是重新面对面地授一个传承,这样子的话,是比较安全。

 

顶礼上师:这是一个网络问题。顶礼上师,弟子在听课以后,觉得这个世界只是我一个人的世界,觉得非常孤独,这样的感受对吗?

噢,这个在西方哲学里面,叫作唯我论,只有我,其他人都不存在。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觉得呢?(他这里也没怎么说)他是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个我们的理论当中……

(可能他是觉得这个世界都是他自己的感受,可能是这个意思,然后觉得这个世界只是我一个人的世界)

孤独什么?有这么多的感受,这不就够了吗,很丰富的。

 

顶礼上师:还有一个师兄问,请问上师,外界是我们的错觉,那身边的有情众生也是我们的错觉吗?

对,就像梦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很多人一样。



顶礼上师:从深入观察的角度看,无因生有什么问题呢?

无因生,从深入观察的话,有因也不会生,那无因就更不会生了。


顶礼上师:无垢光尊者指出:在我之后,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够证悟无上大圆满,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闻思究竟是否理解为是对修道的原理已经明了透彻?

这个比如说,像以前的六祖惠能大师,这样子根机非常成熟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去学很多东西,但是可以证悟。那么后来的人根机就比较差,这样子的话,就需要有很多很多的理论的支持。我们首先通过很多的理论,来把我们的这些错觉一个一个地打破,最后再去证悟。所以就是无垢光尊者说,他以后的这些人,还是需要多学习,就不要想什么都不学直接就去证悟大圆满,这个是不太可能的。就是这样子理解。



顶礼上师:请问种子应该如何从阿赖耶识里摧毁?

种子如何从阿赖耶识当中摧毁,是吧?证悟空性了以后呢,阿赖耶识它本身就变成了佛的智慧,这样子以后呢,阿赖耶识当中的种子也就不存在了。唯一就是需要证悟,证悟空性了以后呢,才能够把阿赖耶识上面的种子都可以摧毁。最后一个问题。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根据心理学研究,小部分人还没有来得及真正面对和穿越自己的痛苦和阴影,却会因无我或空性等灵性修持的暂时解脱,成了逃避人生的最佳手段,或者因菩提之心,强迫自己用大爱与慈悲去忏悔、原谅过往的爱恨情仇,该如何解决与避免这种矛盾与冲突呢?

这个就是有些不太了解,比如说,佛教当中的有些深奥的道理,可能会产生一些这样子的想法,比如说,佛教讲的一些理论是逃避,然后逃避人生、逃避生活,那这个是因为他们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吧,层次不一样,我们人的层次不一样的话,就看到的世界的、看到问题的结论就不一样,他们认为,比如说,心理学家也好,谁也好,他觉得这个是人生的逃避,但是,就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不是逃避,这个本来就是这样子,这个叫作深入地了解了另外一个世界的真相。可能是这样子,层次不一样的话,就会导致不一样的看法吧。


—— 《佛说稻秆经》连载(53)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把这个修法加入到修行的功课中吧!

痛苦本是强盗,鸠岂能佔鹊巢?

从另一角度了解负面情绪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