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 | 《藏传净土法》第58课 Back

学习笔记 | 《藏传净土法》第58课

本课科判


课程重点

  • 对旁生以恶名相称有很大过患,更何况是对人。

  • 断除恶语有无量功德。

  • 思维恶语的过患和断除恶语的功德后,要发起断除恶语的决心。



课程难点

  • 通过佛教的经论和现实事例,对前生后世的存在生起诚信。

  • 通过闻思遣除疑惑,诚信因果,再修持往生四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 根据旁生的缺陷起外号也属于恶语。虽然旁生不会说话,但情感上会受伤。



课程脉络

  • 课前开示。(1-9段)

  • 继续宣说恶语的过失。(10-30段)

  • 断除恶语的功德。(31-34段)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1-9段)

1.因缘难得,一定要实修佛法,对生死有所把握。

2.相比世间人,佛教徒更能面对疾病、死亡等违缘。

3.佛法的教理和现实事例证明前后世决定存在。

4.要往生极乐世界,先要通过闻思遣除内心的障碍,再实修往生四因。

5.尽量参加集体共修,坚持长期闻思修行。


二.继续宣说恶语的过失。(10-30段)

1.以公案说明:对旁生说恶语有很大过患,更何况是对人

①【公案】

两头牛被车夫以恶名称呼后故意输掉比赛;车夫改口,两头牛又竭力赢得了比赛

②【公案】

牛被婆罗门称为“一角”而羞愧,输掉比赛;婆罗门改口以美名相称,牛又赢得了比赛(《四分律》)

③【公案】

牛(佛陀前世)被主人(阿难前世)称呼为“欺瞒牛”而故意输掉比赛,主人称其为“欢喜满牛”则全力赢得比赛(《本生经》)

2.以理证说明:恶语的过患

①导致来世的痛苦。

②即生中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苦。

3.以教言说明:应当断除恶语

《律藏》中说:“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② 萨迦班智达说:“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

③ 古德曾说:“莫揭他人过。”

④ 《修心七要》中说:“莫发粗恶语。”道宣律师曾说:“宜出善言,互相赞美,令彼心悦,勇进修道。”

⑤ 《因缘品》中说:“天生一出言,便说恶语者,犹如利斧头,将砍断自己。”

⑥ 邬金莲花生大师说:“恶人之语如毒树,触于何处断一节。”

⑦ 佛经中说:“为恶语垢所制服,无论何者无安乐,犹如狮蛇极凶残,恶语之人无善趣。”

⑧ 《报恩经》中说:“炽热诸铁轮,恒旋头顶上,其苦非难忍,倘若说恶语,果报更难忍,永莫说恶语。”

4.上师教诫。

① 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尽量不对任何众生说恶语。

② 表达不同观点时,要使用符合正理的语言。

③ 只要有决心,改正恶习并不困难。


三.断除恶语的功德。(31-34段)

1.总说:不会转生到恶趣,经常能听到悦耳之语,受到众人恭敬,有众多亲朋好友,一切事业自然成办,即使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也会得到众人的欢喜,永无死于恶性(无有善法)之中的顾虑

2.【教证】

《大方等大集经》提及的十种功德。

3.【教证】

“断除诸傲慢,恶语伤感情,何者说柔语,彼士转善趣。”

4.【教证】

“圣者断恶语,恒说柔和语,极喜美语者,近住于涅槃。”

5.【教证】

“若能不恶口,是名大丈夫,人中端正者,一切皆乐见。”

6.【教证】:“黠慧离恶口,正语喜乐行,如是美语人,则近涅槃住。”


编辑:定解D08

审核:定解D08

“法师辅导”请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