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答案 | “有奖问答”15届入行论随堂小测
1、智慧品的智慧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D.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空性。
答案解析:
智慧品指的是出世间的智慧,主要是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空性。
2、关于二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究竟来说没有二谛的区分 ;
D.胜义谛的空性并不障碍世俗谛的显现和功用。
答案解析:
安立二谛只是引导所化众生入门的方便而已,在究竟胜义中,实无二谛戏论边执;在抉择实相时不能承认二谛,而在抉择现相时,却可以承认二谛。对于胜义谛证悟的智慧有差别,其中最高的是中观宗。世俗谛之所以叫谛是观待众生的无明愚痴而言的, 只要众生有无明万法就会无欺显现,但是对于佛陀来说并没有这些世俗显现。万法的本性虽然是空性,但是并不障碍其在世俗中显现和起作用,这在科判“遣除世俗之诤论”中有充分的辩论。
3、关于唯识宗以下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外境都是心的显现;
B.外境既不是心,也不是心外的法;
D.唯识宗是名言中最究竟的实相。
答案解析:
选项A是真相唯识宗的观点;选项B是假相唯识宗的观点;选项C是迷惑项,显宗最高的见解是中观应成派;唯识宗万法唯心的道理是名言中最究竟的真理,选项D正确。
4、关于“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抉择中观的究竟正见;
B.是本论中最甚深的要点;
D.这里的“心”指的是根本的智慧;
答案解析:
ABC选项见法本,这里主要是抉择中观的究竟空性见,本论中此偈极为重要。《入行论》的中心或者说最甚深的要点,就在这个颂词中。此颂,麦彭仁波切解释为佛地的境界,而华智仁波切解释为见道的境界。D选项见广释,此处的心,即行者的根本慧,证悟了甚深法性者的清净心。观待这种清净心,一切有无戏论边执法,皆已寂灭不现。E选项见法师辅导,“缘”,我们不要理解为缘分的缘,这是个有缘弟子,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缘”是执著的意思,缘取、缘执、执著。这个时候无缘取、无执著,最为寂灭。
5、以下哪些是大乘行人对阿罗汉证悟境界的看法?
参考答案:
A.证悟了部分法无我;
B.还要受业报因此非究竟涅槃;
答案解析:
对应科判“未修胜义之过失”,大乘行人承认阿罗汉证悟部分法无我空性,但是并未证悟圆满的空性——即达到究竟的涅槃。其表现为还有受、还有不可思议生死、入灭尽定后还会出定(在佛的放光加持下回小向大),因此选项AB正确。选项D为迷惑选项,意生身是以无明习气地为因、无漏业为缘而产生的一种果,显现上就像意识无碍的一种身体,菩萨也有。
6、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人无我、法无我的概念?
参考答案:
B.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C.人无我的境界类似用原子显微镜看这个世界;
D.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
答案解析:
人我执是认为众生真实存在的想法,法我执是认为事物或者概念真实存在的想法。相反本品的人无我指不存在真实的众生,法无我指不存在真实的事物或者概念等。此处的我不存在,是胜义中实有的我不存在,而名言中如幻的我依靠因果所依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并非实有,选项BD正确。人我执是缘着五蕴而产生了“我”的概念,而阿罗汉安住在无分微尘的境界中,没有所缘的五蕴,也就没有人我的执著,选项C正确。
7、以下关于四念处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A.可以分为世俗修法和胜义修法;
C.是抉择法无我的最好方法;
D.可以对治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见。
答案解析:
四念处的字面意思是安住于对身、受、心、法的正念中,其修法分世俗修法和胜义修法。世俗修法通过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来对治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妄执。大乘四念处的发心是安住寂灭后广利有情,小乘的发心为了自己解脱。在修法上包括世俗修法和胜义修法,而小乘只有世俗修法。胜义修法是抉择身、受、心、法为空性,因此是抉择法无我的最好方法。密宗也有四念处修法与显宗修法不相同。
8、关于万法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胜义中没有实有的产生;
B.是众生无明愚痴的产物;
C.和幻化师幻变出来的象、马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解析:
以金刚屑因正理分析,胜义中没有实有的产生。世俗中万法依靠因缘而生,因缘最终安立在一颗无明的心上,而这颗无明的心也是非实有。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万法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就如同幻马等幻象因缘聚合就突然出现,不具合就突然消失,无有丝毫本质。缘起生也等同于假立的产生,因为并没有一个实体被产生出来,果法随着因缘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说是实有的因缘聚合产生了果,那也不可能成立。因为每一个单独因都不能产生果法,那聚集起来也不可能,就好比一百个盲人集聚在一起也无法看见光明一样。但如果是假立的因缘聚合而生果,则当因缘和合后就可以舍弃无果的状态。
9、以下哪些是法本中提到的证悟空性的表现?
参考答案:
A.水火不能伤害;
C.面对世间八法不动摇;
D.可以广泛的利益众生。
答案解析:
证悟空性从大的方面有两种功德,分别从自利和他利角度来宣说。自利角度的功德即平息世间八法;他利的功德即是对众生产生大悲心。此外法本中也补充说证悟空性可以遣除任何灾害,并举月称论师的例子予以证明。因此选项ACD正确。选项B是迷惑选项,强调的是神通。
10、回向为什么很重要?
参考答案:
A.回向的善根,不会被轻易摧毁掉;
C.善根回向什么,就会成熟什么;
答案解析:
如果没有回向给众生,善法很容易被摧毁。如《极乐愿文大疏》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选项A正确;回向可以转变善根,如《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愿,如是而实现。”,选项C正确;选项B是迷惑选项,主要看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回向,如偈颂云:“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选项D是错误选项,如果没有其他因缘的破坏,善根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