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作者
此公众平台为慈诚罗珠堪布唯一指定的法宝流通推广平台,由慈诚罗珠堪布的弟子自发创建,用于《慧灯之光》系列及堪布著述的各类单行本及音像制品的发行、宣传、流通与结缘,随喜感恩广大师兄的关注和支持。
只要功夫深 · 铁杵磨成针
ENJOY THE MEDITATION
《中观四百论》当中讲了:社会底层的人,会感受肉体的痛苦,应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社会高层的人,则会感受心灵的痛苦。两种痛苦,折磨着全人类。所以,我们需要身心两方面的训练。
其实,满足肉体的需求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但精神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在无限膨胀的过程中,只要稍有不满,就会烦恼丛生。
人的精神就像大海,在没有风的时候,海面平静安宁,没有一丝波纹,这好比是我们的藏识,也即禅定要达到的境界;当稍稍有一点风的时候,海面有了波纹,就好像意识开始从昏迷、深度睡眠或禅定当中苏醒,有了梦境与细微的意识与感受;当波纹变成海浪的时候,就好像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生活的平常状态;如果风浪再大一点,而变成了滔天巨浪的时候,就像烦恼纠结、焦虑不安、心烦意乱的状态;在此之后,就是海啸、灾难,同样,生起烦恼以后,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演变为骂人、打人、杀人、犯法乱纪等情况。情绪的负面发展规律,就是这样不断演化升级的。
防止情绪灾难的最佳良方,就是禅定。为了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为了保持健康、正面的身心,所以要修禅定。
black and white
修禅与文化水平高低没有关系,与经济条件好坏也没有关系,不管你是企业家、社会精英,还是下岗工人、弱势群体,无论是感觉压力巨大、心情不爽,还是生病、失眠、脾气暴躁等等,修持第二种禅与第三种禅,都能帮助你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同样,若能用功修炼,一定能控制住贪婪、嗔恨、傲慢、嫉妒等负面情绪与毁灭性的情绪,让内心在某种程度上达到非常自由的境界。所谓自由的意思是,只要不想焦虑,就完全可以做到不焦虑;只要想开心,就完全可以长期保持开开心心的状态。
如何修禅
CICHENGLUOZHU
修禅的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身体的姿势;(二)呼吸的调整;(三)意识的状态。在《慧灯之光》里面的《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和《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等文章中,已经对这三个问题与修禅的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实施。
在做毗卢七法的时候,除了眼睛往下看着鼻尖以外,也可以画一个很小的圆圈,或者写一个汉文的“佛”字、“禅”字或任何其他符号。学佛的人,则可以看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的像。像与符号都不能太大,越小越好,否则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好是用蓝底,因为长期看蓝色对眼睛有帮助。把写好的符号或佛像放在前面大概一米左右的墙壁上,然后双眼看着符号。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过去的需求,是解决温饱;温饱解决以后,就是吃、喝、玩、乐等享受,去餐厅喝酒,去歌舞厅唱歌跳舞,去桑拿房洗桑拿,去按摩房洗脚等等,用物质享乐来刺激感官;当感官刺激过度以后,就会变得麻木厌倦,又开始寻求安静内敛的状态,这是人类需求的演变规律。现在有些比较高档的素餐厅配了禅堂,我想以后这种环境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可以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先到素餐厅去吃素、喝茶,之后到禅堂去打坐修禅。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自己家里禅修。
禅宗有一种打禅七的传统,大家聚在寺院中修禅,每七天作为一期,效果也不错。但我们必须知道,仅仅一两天或一两周的禅修,是很难立竿见影并保持稳定效果的,长期的坚持十分重要。
虽然大家都非常忙碌,但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给修禅留出时间,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在自己家里打坐,是每个人都比较容易做到的。早上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人也不是很疲惫,此时修禅的效果也会比较好。如果晚上没有什么应酬,就再安排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打坐,实在抽不开身,也应该在睡觉之前的二十分钟内打一座。
如果想全天专门打坐,时间可以这样安排:早餐之前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为一座,然后上下午各安排两个小时禅修,晚上睡觉之前,再安排两个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持七八个小时的禅修。剩下的时间,则可以休息、看书、抄佛经、喝茶、听佛教音乐等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因为肢体上的剧烈运动会干扰禅定,也尽量不要思考太多的问题,尽量保持身心的平静。
如果周末和节假日没有其他安排,就可以在周边比较安静的农家乐、茶馆、寺院等人流稀少的地方,以闭关的形式去训练两三天。
《慧灯之光》有一篇文章,叫《禅修要诀》,里面介绍了九住心,也介绍了控制念头、保持平静的具体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相关的文章和视频,以帮助自己的修行。
刚开始禅修的时候,会感到比较枯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会越来越好。当禅悦出现以后,我们不但不会觉得枯燥,而且会上瘾。如果在禅修的上面加上了佛教的信仰,那就是佛教的解脱方法。
CICHENG
LUOZHU
智慧照亮人生
愿慈爱温暖您的内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