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134(第八品)
回
顾
617
心识啊心识,你一定要明白:我在发菩提心的当下,就已经将自己的一切给众生了,身口意也好,财产善根也罢,全部是属于众生的。既然如此,你就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只顾自己,做事情围着自己转。如果还不转变过来,表面上我发了心,实际上却没有想过众生,跟没发菩提心、没出家或者没学佛一样,这是值得惭愧的。
618
子二、行为(行为上把众生当作自己的,不应该放弃):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我们不应该以他人的眼睛,成办自己的利益,更不能以他人的眼睛等,造作恶业伤害众生。
619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以上从行为上、心理上作了分析后,总而言之,我们应以众生的利益为主,把众生当作佛陀那样来对待,前面也讲了,“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吃的穿的、装饰品、房屋、财富、名声等,应该全部抢下来,不要再把它归为己有,而要将使用权交到众生手里,一点不剩地布施给众生。
620
壬二(宣说事宜)分二:一、意乐;二、行为。
癸一(意乐)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一、略说: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
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现在的修法只是略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对卑下者容易生傲慢心,觉得他的才华、智慧、名声不如我,我很了不起;对平起平坐者容易生竞争心,认为他跟自己是一样的,他发财的话我也要发财,处处想与他竞争,包括闻思修行的时候,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法师与法师之间,也有一种竞争心;对超胜自己者容易生嫉妒心,别人各方面超过自己时,自己心里就不平衡,一定要超过他。为了对治这三种心态,现在应该易位而处,修习悲护之心。
621
子二(广说)分二:一、真实修法;二、彼之原因。
丑一(真实修法)分三:一、修嫉妒;二、修竞争心;三、修我慢。
寅一(修嫉妒)分二:一、于世间法嫉妒;二、于功德法嫉妒。
卯一、于世间法嫉妒: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
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首先是修嫉妒心。嫉妒是对别人的名声、财富、才华等无法忍受的一种烦恼。《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对嫉妒作了详细定义:“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自己希求名利,不想让别人拥有,一旦别人拥有了,便产生如火般的憎恚心,这就是嫉妒心的概念。这部经典中还讲了嫉妒心的诸多果报,比如特别嫉妒的女人,将会失去丈夫。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没有丈夫,特别苦恼?就是前世嫉妒心特别厉害,所以这辈子就失去了,哭也没有用。如果嫉妒心非常强,还会转生于黑暗之处,连自己的手脚都看不见,甚至变成吃呕吐物的饿鬼。所以我们要彻底断除这样的烦恼,对凡是能引生嫉妒的对境,尽量地放弃。
敬摘录讲记141
088-091
092-095
096-099
100-103
104-107
108-111
112-115
116-119
120-123
124-127
128-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