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文殊密语 >> 《梦尘回忆录》03 缘起 (2) Back

《梦尘回忆录》03 缘起 (2)

文殊密语 2021-10-17





 / /

///

和上师一起朝圣





02

缘 起 (2)



1990年6月5日-6月15日

三十年前和上师朝圣


一路上, 法王去了炉霍、道孚的几座寺院,向当地百姓传授佛法。

 

1990年6月15一6月18日

三十年前和上师朝圣


法王到达康定,参加了甘孜州G安局、Z教事务局、政协和F教协会的会议。


会议期间,一些Z教人士对法王去印度提出质疑,并制造违缘。


当时G安局有一位领导,是法王多年的好朋友。他喜欢喝酒,长得胖胖的,说话很有分量。我下午去找他,把情况相告后请他帮忙。他刚喝完酒,醉醺醺的,大着舌头答应:“这事包在我身上,没问题!”我怕他有点迷糊,醒来就忘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再去时,他已经把内部关系都协调好了。


他不仅在法王去印度时帮了大忙,1993年法王去M国时,他也一路开绿灯,给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要不是他,那两次出国将机会渺茫。


从那以后,我有事经常去找他,有些是法王的私事,有些是道场的事情,他都帮着调解了不少。


其实他私下也有自己的信仰和修行。几年前他已离开了人世。


1990年6月19日

三十年前和上师朝圣

 

我们一行三辆车离开康定,前往成都。紧跟其后的还有几辆车,是专程来送法王的。


穿越二郎山时,那条路很难走。与现在有隧道和水泥路不同,当年只有条山路,是单行道,上山的车下午放行,下山的车上午放行。由于下大雪,道路非常滑,交通事故频频,很多车都不敢开,只能停在路边,道路变得特别拥挤,我们的车开不过去,所以延误了很长时间。


越过山顶时,路况变得更加危险。山上雾很大,能见度极低,地面特别滑,道路也更窄了。路上有很多车子翻了,甚至有一辆当场翻下了悬崖……我们把链条绑在车轮上,但车身还是不稳,只能一点点地挪动。


很晚才到达成都。那个年代没有宾馆,我们住在四川省民委招待所,条件算是比较好的。它有两层楼,法王住二楼,我们随行人员住一楼,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


六月的成都,天气闷热无比,和佛学院的冰天雪地完全是两个世界。因为房间里没有风扇,我们一直不停地冒汗。旅馆里有许多蚊子,我们没有蚊帐,被咬得浑身是包。好在法王的屋里有个蚊帐。每天法王入睡前,我都会压好蚊帐的边角,仔细检查有没有蚊子,然后再为法王关灯。


法王晚上有灯光会睡不着,律藏中也说比丘在灯下睡觉不如法,所以我会关掉所有灯,把手电筒放在法王的枕旁。如果法王不舒服,他会告诉我需要什么药,我就把药片和开水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


接下来的六个月,我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法王屋子、早上第一个进去的。


清晨法王起床前,我会提前等在门口,听到法王咳嗽或诵经声时,就用钥匙打开门。进去后,经常看到法王捻着手中的念珠,久久不说话。


法王起来穿僧裙时,我会为他老人家系腰带。法王的腰带是一条黄色的毛纺腰带,腰间别着一枚金刚橛。法王非常高大,我系腰带时很难双手交叉过来。刚开始我不敢碰法王,习惯了之后稍微好一点,但还是特别紧张。


这个过程中,法王经常问我各种问题,比如:


“我们今天去哪里?这个圣地有什么历史?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今天要去见谁?这个人是什么情况?”


“随行的某某在做什么?他说了什么?”


“今天几号?星期几?我们离开喇荣多少天了?”


“你最近听到了什么消息?这里有哪些文化习俗、饮食习惯?”


……


法王经常说,人应该多了解这个世界,不能像装在袋子里一样,对什么都一无所知。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想知道世间、出世间大大小小的事。而且法王的记忆力非常好,他记得的东西,很多年后重复的时候,基本上一模一样。


作为在法王身边的我,压力不可谓不大。1990年代我唯一能用的方法就是翻书或者打听。特别是在国外,因为语言不通,往往需要向当地的藏族人询问各种情况,然后早上一边给法王系腰带一边讲。


系好腰带后,我在脸盆里倒上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法王。法王直接用双手洗脸,再用毛巾擦干净,然后简单地刷牙。


用餐时,根据藏族习俗,法王有自己的专用碗。白玉碗是法王最常用的,无论走到哪里,都用它喝水喝茶。我每天随身携带,轻拿轻放,就怕把它碰坏了。每次法王用完,我都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用专用的毛巾擦干净,套上碗套,然后轻轻地放进包里。当法王从印度回来时,把那条毛巾给了我。我将其一直珍藏到现在,因为上面有法王的味道。


当年,我每天都是这样承侍法王的。现在想来,整个过程就像做梦一样。

 

1990年6月20日

三十年前和上师朝圣


法王虽然以前也到过汉地,但对那里的食物不太习惯,吃的主要仍是糌粑。有时候在米饭里拌一点酥油,法王也会吃几口。法王吃饭时不用筷子,像印度人一样直接用手,吃完我们会递纸巾给法王擦手。在汉地,这个习惯有点与众不同,但去了印度之后,就变得非常自然了。


因为出远门太辛苦,为了让法王吃好一点,有一次我在招待所旁边看到一家小餐馆,就让他们炒了一盘小白菜,除了盐和油以外,没有放任何调味料。没想到法王吃了之后很喜欢,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很好吃!你从哪里带来的?”


终于有法王能吃的菜了,我特别高兴!后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尽量找饭店炒这样的小白菜。只是到了印度以后,找了几次也找不到特别满意的。


为了保证法王出行健康,成都的一位中医还开了很多中药。我们每到一站,就先找地方煎药,装在瓶子里随身带着,然后按时送到法王面前。那些中药开得比较多,法王到印度很长一段时间才全部吃完。


法王偶尔也会服用西药,如胃舒平、安定、止痛片,以及调理心脏的药。这些药虽然有副作用,但法王身体不好的时候,显现上也要依赖它们。


六个多月的朝圣之旅,好在法王身体不错,没有生很严重的病。


1990年6月21日

三十年前和上师朝圣


四川省Z胞接待办、Z教局专门为法王举行了欢送会。宴会有两大桌,分别坐着两个部门的领导。


他们向我们敬酒时,倒的饮料是可口可乐。当时除了政府内部,市面上很难看到这种饮料。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可口可乐,刚开始以为是酒,反复问了别人确认没有酒精后,才试着尝了一口。它口感有点奇怪,但是很好喝。也许是因为年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可口可乐。直到很多人劝我不要喝,说不健康,我才渐渐放弃了对它的渴望。


宴会上,一位梳着大背头的老领导对法王非常恭敬。他端着一杯可口可乐,祝法王去印度旅游圆满顺利、早日归来——当时我们申请出国的理由是:去佛教圣地“旅游”。


那天也有个别领导对法王不是很有信心,看法王的眼神有点不屑一顾。但法王有个特点:对人心有敏锐透彻的洞察,看到态度不同的人,会用另一种语言点化他。一场宴会下来,法王对每个人的心态了如指掌,让大家都很开心。


晚饭后,法王把我叫到身边,告诉我:“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正式开始朝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来帮我收拾衣服、经书等行李,同时做一些文字记录。因为这次我们要去很多圣地朝拜,尤其是到了莲师圣地,我的觉受中可能会显现一些有价值的仪轨或清净法类。如果不马上记录下来,它就会像彩虹一样瞬间消失,所以你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另外,对我妹妹阿里美珠也要多加照顾。虽然她不让出家人帮忙提行李,但如果上飞机等,你也应该帮助她。”


听了法王交代,我非常激动,很快就要去向往已久的佛国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让上师满意?不管怎么样,从那天起,我每天早上都会为上师收拾衣服,出门的时候经常背着上师必须携带的法物:比丘的法衣、一本小小的念诵集、装有许多伏藏品的嘎乌盒,以及《上师心滴》。


每次去一个地方,我都会提前检查,把这些法物收在个蓝色的包里。背上之前,我会怀着无比的恭敬心,把它放在头上顶礼一下,感受无形的加持融入自心。


除了这些法物,法王还有三件宝贝从不离身:装有《系解脱》的嘎乌盒、腰间的金刚橛、一串红色念珠。从我第一次见到法王直至他老人家圆寂,这些始终由法王贴身带着,从来没有交给其他人。





不离 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