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1课-脉络&难点
思维导图下载: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3j-Ef8vzW1AQ5isya284Q 提取码:g3rv
JPG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mhnM41us6zT7Z_25KpFwg 提取码:09d5
脉络梳理
简略分析
一、往生法是具有真实利益的
(一)科判坐标+简述往生法
(二)遣疑
(三)劝诫
二、往生法是我们临终时的保证
(一)修往生法的必要
(二)我们业力深重(广说)
(三)我们不重视佛法(广说)
(四)我们爱说人过失(广说)
(五)我们不了解死亡(广说)
(六)让往生法成为我们临终时的保证
三、听《大圆满前行》不必灌顶
(一)听《前行》不必灌顶
(二)听密法要有灌顶,更要修加行
四、修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一)修心法门简述
(二)修心的必要
(三)结论:修行非短期见效,要在佛法中成长
五、真实修法
(一)前行
(二)正行
展开分析
课前开示:
一
往生法是具有真实利益的
(一)科判坐标+简述往生法
(二)遣疑
1、疑:个别人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了
2、遣:心识会随业流转,往生法是必要的
(三)劝诫
1、劝诫生邪见者:应认真学习和思考
2、劝诫具正见者:应生悲心,也更有必要辩论
二
往生法是我们临终时的保证
(一)修往生法的必要
1、法的角度:往生法是简单窍诀
2、人的角度:
1)劝诫:修行人要重视方便法门
2)原因:修为不够,因缘缺失(略说)
(二)我们业力深重(广说)
1、例说:前半生多在造业
2、如何做:前半生实在可怜,后半生都要用于修行
别说:更可怜的是学佛的道路常常中断(原因:业力深重)
(三)我们不重视佛法(广说)
1、现状:很多人不重视佛法
2、原因:不了解佛法的价值
3、具体解说:佛法的价值
4、如何做:应重视佛法
(四)我们爱说人过失(广说)
1、现状:有些人只会观察别人过失
2、原因:修行太差
3、如何做:应多观察自己过失
(五)我们不了解死亡(广说)
1、现状:我们不了解死亡
2、具体解说:死亡(必死无疑,死缘不定)
3、如何做:了解并熟悉死亡,才能做到真实的修行
( 以公案说明)
(六)让往生法成为我们临终时的保证
1、心态角度
1)总说:现在就应修往生法,让它成为临终时的保证
2)分说:为什么现在应修
①、现在当修:现在修行就是训练
②、临终保证:临终时心态很关键
2、修行角度
1)如何实修:出验相后平时观想
2)公案说明:
①、嘎巴堪布
②、圆照比丘尼
③、结论
3、劝修往生法
1)不堕恶趣角度
2)超离轮回角度
3)总结
三
听《大圆满前行》不必灌顶
(一)听《前行》不必灌顶
1、得过灌顶:当然好
2、未得过灌顶:对密法有信心,也可以听受
原因:大德及法王都没有要求灌顶
(二)听密法要有灌顶,更要修加行
1、正说
2、反说修行次第
此段上师已经把修行次第完全说出:人身难得等共同加行——不共加行——灌顶——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本来清净
四
修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一)修心法门简述
(二)修心的必要
1、反面说:如果没有修心,名气再大的学府也是外行
2、正面说:修行人最重要的是修行,调伏自心,减少烦恼
(三)结论:修行非短期见效,要在佛法中成长
五
真实修法
(一)前行
别说:《远唤上师》和上师瑜伽
(二)正行
1、总说:观想分为四个次第
2、分说
1)将自己的身体观作金刚瑜伽母
①、以自身为角度
A、观想外境
B、观想身体
别说身体:神情、配饰及特点
②、以他人为角度(超度)
2)体内中脉的观想方法
①、略说:观想中脉
②、详说:
A、中脉的四种特征
旁述:没有观想能力如何做
B、观想中脉上端打开
C、观想中脉下端封闭
旁述:观想中脉上开下闭的重要性
3)在中脉心间位置将心识观作“舍”字
①、观想
A、观想:脉节,风团明点及“舍”字
B、特征:“舍”字的特征
C、总结
②、旁述:平时修炼,临终才能用上
A、正说:修炼过,往生就容易
B、何时修炼:健在时就应修炼
a、以比喻说明
b、以案例说明
4)在头顶上观想形象为无量光佛的根本上师
①、观想西方三尊
A、观想无量光佛
a、观宝座及无量光佛(阿弥陀佛)
别说:将本尊本体观为根本上师
o遣疑:有多位根本上师怎么办
b、无量光佛的具体身相
别说:无量光佛的观想位置及彩图参考
B、观想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
a、正说
b、别说:圆融理解不同形象
正说:要按照不同仪轨描述的本尊形象来修(和《极乐愿文》对比为例)
遣疑:
o疑:为什么同一个本尊,这里是这样的,那里是那样的
o遣:以汉传净土修法为例,说明不必固定一种姿势
(不仅是姿势,诸佛菩萨还会运用不同形象调化众生)
C、西方三尊的姿势表示法
②、观想诸位传承及空行护法本尊
丙三、往生仪轨
一
总说:念这个仪轨要边观想边念诵
二
分说:
(一)颂词释义
1、观想外境
1)唉玛吙
2)自现任运清净无边刹,圆满庄严西方极乐土
别说:这样观想的必要
2、正式观想
1)第一步: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一面二臂红亮持刀盖,双足舞式三目视虚空
2)第二步:体内中央之中脉,粗细犹如竹箭许,具有空净光之管,上端开于梵净穴,下端关闭于脐下
3)第三步:心间阻断之节上,淡绿风团明点中,明观自心红舍字
旁述:这样观想的重要性
4)第四步:头顶一肘之上方,明观佛陀无量光,具足相好圆满身
3、念诵阿弥陀佛名号
旁述:只用了佛陀十种名号的一部分
(二)念诵的遍数
(三)上师带领大家念诵
本课难点
急需时不能应急的财宝,苦难时不能援助的亲友,遇逆缘时不能帮助的佛法,都是深可悲叹的大不幸!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王小波《黄金时代》
身心处于顺缘时,很多人意识不到整体形势的严峻。
生活在大城市中的我们,从某种角度讲是幸运的,不必背井离乡,抛妻弃子,一边工作一边就可以听到如此甚深的佛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佛法的渴望,用心程度,确实远远不如那些舍弃了一切,只为求法的人来的深刻。因为工作家庭的牵绊,我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不能心心念念都是佛法,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能学多少算多少,能做多少算多少,这就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这种“总比没有强”的状态,其实离真正的修持还差的很远。
怕就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以为已经学了很多,还参加了那么多场法会,比身边那些不学佛的人简直强了不止百倍。我们以为做的这些就足够成为临终的保障。其实自己还不知道,所谓的修持还处于一种很“飘”的状态,我们怎么可能像条无家可归的野狗一样毫无保留?
上师最了解我们。我们业力深重,不重视佛法,爱说人过失……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死亡。凭我们眼下的修为,在大限来临时真的很难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客观的评估自己眼下的坐标,别被暂时的安逸迷惑,把往生法当做自己真正的依靠来修持,或许只有这样做,我们还有些切实的希望。
编写师兄:定解B09,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7,定解B06
【档案编号B07141-定解B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