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讲时间:2014.8.29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宣说难得人身的功德。刚才说我们要用欢喜心来对待闻思修行,那怎么生起欢喜心呢?下面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的暇满人身,比天人等其他身份更有意义。比如我们以人身见到佛陀,或者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导师们,是非常有意义的。即生闻到佛法、具有修法的机会,也是今生有意义、来世有殊胜果报的事。这些机会是从哪来的呢?由同类因而获得,就是我们前世获得过人身,而且当时供养过诸佛菩萨,积累过善法资粮。所以每当想到这些,应该情不自禁地数数生起强烈的欢喜心。
当看到六道轮回的很多故事和景象时,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虽然我修行很差,但是能在六道中获得人身,遇到了佛陀般的上师和正法,真是非常幸运。尤其是,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和教授,即使遇到了佛法,也可能像在大海中寻觅假宝一样,找不到真正的解脱之路。但是现在已经找到了解脱道,修不修行就看自己了。每当我想到这些,以及上师摄受的种种不易,就特别感恩上师。我那天翻到麦彭仁波切的《释量论大疏》,就想起了上师如意宝。1987年的时候,学院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印法本只要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个时候,上师特意派人到郫县(或成都)去印《释量论》,质量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上师在讲课之前,已经把法本都准备好了。如果没有遇到上师,我不会知道世界上有《释量论》这么好的论典,讲了世尊是量士夫、前世后世存在等道理,也不会对这些道理生起定解。如果没有上师,即使我知道有这个法本,但是也不知道每一品的重点在哪里。
1987年我们从五台山回来以后,上师大概讲了四个多月的《释量论》,每天讲四页多。前两天,我在书房里翻阅这本二十多年前的法本时,还是有一种新的感受,也想起了当时的很多苦行——对每一个字、每一个道理我都拼命地钻研,而且每天都非常欢喜地去讲考和背考。不像现在有些人,以非常痛苦的心态面对考试:“我不考可不可以啊?上师,现在我的心特别烦。”她这么说的时候,我都害怕她把自己的心挖出来了,也不知道她烦什么呀。那天考试的时候,有个人说:“我可以不考吗?从我们堪姆的态度上看,不考也好像可以啊。”这就不叫“数数欢喜”。修学佛法的因缘只有人身才有,天人的身体都没有。我记得《毗奈耶经》中有个公案,一位比丘在禅定时被毒蛇咬了,就在入定中圆寂了,但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成为天子。天王让五百天女去供养他,他醒来以后发现旁边有天女在唱歌、跳舞,就很烦地说:“我在修行,你们不要打扰我好不好?”
天女们都很惊讶,因为以前的天子都不会这样。她们就跑到天王那里说:“这个天子有点奇怪,不欢迎我们,怎么办?”天王说:“可能他不知道自己变成了天子,你们拿镜子给他,让他看看自己的身体。”天女们就给他镜子,他一看自己变成天人了,周围的环境跟人间也不同了,就说:“世界上人身是最难得的,信仰佛法和出家更为难得。而我瞬间转生在牢狱一样的天界,还有很多像鬼神般的女人缠着我,什么时候才能解脱?”(《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于此世间中,人身最难得,正信如来教,出家为更难,如斯难遇事,而我已曾得,云何丧法眼,堕于牢狱中,我不得正见,终不受欲乐,由斯障解脱,当沦于恶趣,我居天女内,如被鬼神围,入此愚痴林,云何当出离?”)
天女们说:“这里有帝释天王,你可以去顶礼他。”他说:“帝释天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三毒的人值得我顶礼,而帝释天是有三毒烦恼的,不值得我顶礼。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才是我顶礼的对境。”后来天人们说:“天界有一个妙地,你可以在那里出家,帝释天也会来拜你。”于是他就到那里去出家了,帝释天也去向他顶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于真正想修行的人来说,相比天界美妙的身相,人身才是最宝贵的。当然这里的“人身”指的是暇满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现在有些人特别忙碌,每天都没有时间闻思修行,这不算是暇满人身。
原来我也说过,为自身而忙是不值得的,但为了弘法利生而忙碌是值得的。我们这里的个别发心人员,和在外面真正利益众生的人,他们的忙碌不叫散乱。所以散乱和度众生的忙还是要分析清楚的。有些法师可能是小乘根基吧,总是说:“我现在不愿意度众生,要好好坐禅。”实际上这不叫真正的坐禅,利他才是真正的坐禅和修行。佛经当中讲,有一次目犍连通过神通对帝释天说:“现在佛陀住世,你应该下来听法。”帝释天说:“我现在忙得很,没办法去听。有一个福报比较浅的天人可以去。”但是那个天人也是被叫了三次才去。目犍连有点奇怪说:“为什么你们天人都不来听课?”那个天人说:“我应该是天人中福报最浅的,但还是有一个天女,还有其他的一些事,也特别忙,所以你叫了三次我才来。其他的天王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办法听课。”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想到现在的有些成功人士,每天像天人一样忙碌,没有时间修行,也是非常可怜的。因此我们获得这样的人身,应该数数生起欢喜心。
佛经中讲,佛陀对一个叫乐生的眷属说:“你现在的一切善法,都是由思维暇满人身而生的;其他人的所有善妙境界,也都是依靠思维暇满人身而成办的。”所以大家应该经常从内心生起欢喜:“我竟然获得了这样的人身,还遇到了佛法!身边这么多人,连修行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我虽然比较忙,但还是能抽出时间听一两节课。”这次听课的人比较多,我有时候觉得人太多了很难管理,有时候又想,这个传承很清净,哪怕在一个人的相续中种下一点善根也是可以的。大家应该认真思维,真正认识到人身的难得。我个人有种感觉,有时候听课好像还不能很好地激发潜力,但是听课之后自己再看书、慢慢思维,就会觉得:“噢!人身真的很难得,好像以前从来没想过这方面的事。”再通过观察现在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就会发现,人身不仅难得,而且转瞬即逝,因此要非常珍惜。“天等世间众生主,声缘佛子中怙主,获得无死甘露位,亦从胜宝人身生,”天界、人间、阿修罗道等所有众生的尊主,获得解脱的声闻缘觉和佛子的怙主,就是断证功德最圆满的佛陀。他已经获得了无死甘露果位,圆满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这样的果位也是由暇满人身而来的。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佛之前有五种观察:首先观察种姓,剎帝利种姓很高贵,如果种姓低劣容易遭到诽谤,所以选择了剎帝利种姓;二观察国土,当时的中印度非常适合修行,其他边地不能如是成就;三观察时劫,人寿百年以上时,人们整天散漫享乐,人寿百岁之后是五浊恶世,人们烦恼特别重,很难度化,所以就选择人寿百岁时降临;四观察种族,发现释迦族自劫初起就是转轮王种族,所以适合投生;最后观察生母,摩耶夫人七代以来都是非常清净的种姓,并曾发愿所生的转轮王子成为佛陀。因此,即使是声闻缘觉围绕的佛陀,也是在人间成佛的,我们将来也会如此。印度金刚座是千佛成就的地方,鹿野苑是千佛转法轮的地方,这些都在人间,成佛与转法轮也都依靠人身而成办。“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因此诸佛菩萨、高僧大德都赞叹暇满难得的人身胜过天身。世间当中,天人的身体是最微妙的,但也只不过是好看而已——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如同天子、天女一般,但好看不一定有价值,我们也不是“外貌协会”的。而获得了人身才应该非常欢喜,因为在受持戒律、生出离心方面都胜过天人。下面讲,暇满难得是诸乘的所依,即大乘、小乘都是依靠人身而成就的。“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六道众生中,地狱、饿鬼、旁生根本没办法成就任何果位,因为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旁生的痛苦也非常强烈。而人天当中,人的身份最容易得到无念见谛或智慧地。无念见谛即智慧地,是指获得了一地菩萨或者小乘的见道果位。见道时,在无有任何分别念的情况下,能照见苦集灭道的真谛,所以叫无念见谛或智慧地。按《俱舍论》的观点,只有人的身份才能见道。前三果在欲界都可以得到,但见道只有人间才可以现前,天人没有出离心的缘故,不可能见道。因此只有人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证悟成就,这是第一点。“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第二点,获得人身容易成就深藏金刚乘(即密乘)的果位。四大持明的果位,以及即生成就、虹身成就等,只有依靠人的风脉明点修行才能获得。殊胜的暇满人身是大小乘一切修法的根本所依,所以获得人身的确非常重要。如果获得了天人身,就会在散乱中度日,连修行的机会都没有。佛经里讲,耆婆医师是目犍连的弟子,他圆寂后,目犍连用神通观察到他在天界。有一次,目犍连的一个弟子生病了,他就去找耆婆,结果耆婆跟天人一起嬉乐,根本不理他。他坐着花车,跟目犍连招一只手说:“拜拜!”就走了。目犍连生气地想:“我在人间给他传了这么多法,居然现在不理我。”后来目犍连问他:“你为什么这样?”他说:“这里特别散乱、放逸,我都没办法控制自己。我知道您在人间当过我的上师,但是我在这里太忙了,没有修法的信心了。”听说有些法师到了汉地,很多居士都不理他,因为太忙了,所以也是坐着“花车”,举一只手说:“拜拜!”就走了。后来目犍连问他:“我的一个弟子病了,怎么办?”他就说了一句话:“那就断食吧,不要多吃饭。”目犍连让弟子用这个方法,没想到非常管用。所以有些病可能是吃出来的,这也是耆婆医师在天界给我们开的药方。修行就是这样,世间非常散乱,不依靠人身的确非常困难。得了人身以后可以修显密一切佛法。如果是其他身份,那就想都不用想了。比如变成旁生,就会非常愚痴,或者没有自由,根本不可能懂得如何修法。所以在漫长的轮回中,获得人身的确具有重大意义。你们也可以静下来想一想:如果真的像唯物论所说的那样,后世根本不存在,那得人身与得牦牛身也没什么差别,反正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轮回无欺存在,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后世,所以即生中不能造太多恶业,因为在轮回中获得人身是非常重要的。“犹如穷人获胜宝,怀疑畏恐是梦境,”我们获得了人身,应该经常修人身难得。观修的时候,坐在舒适的坐垫上,前面念皈依、发心,就像《三处三善引导文》里面所讲的一样。然后慢慢地想:“我获得了人身真的特别不容易,应该像一个穷人获得了如意宝,或者买彩票中奖一夜暴富一样欢喜无比。同样,我获得了这样的人身,真的是极为珍贵。进而不免生起怀疑,我这个人身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在做梦啊?如果只是在做梦,特别害怕马上梦醒了。”可能很多人没有这样想过,认为当人或旁生都可以,只要吃得饱就行。这就是价值观出问题了。“应当欣喜思暇满,成就现后利乐法。”应当以欢喜心经常思维人身难得,还要想到今生如何以修行来饶益众生,来世如何让自己和无数众生获得快乐,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如果觉得反正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无所谓,那我们的思维基本上跟旁生差不多了。应该想,虽然自己要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周围的人和其他生命真正起到一点作用。如果今晚听课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害众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且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那么善的气氛就会渐渐充满世间,引发更多正和善的能量。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以欢喜心来思维暇满,以人身来成就今生来世的佛法大义。戒律当中也经常讲:“一心思维闲暇,以欢喜心随念人身”。无垢光尊者讲人身难得时,多次提到欢喜心,确实欢喜心很重要。有了欢喜心,什么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地成办。比如说利他的事情,哪怕是发心给别人炒菜,有欢喜心的人就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累。如果没有欢喜心,别人让他把这个杯子拿到坛城,他都会觉得这个杯子太重了,根本拿不动。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没有欢喜心的人就会说:“我不行啊!路很不好走,路上会不会有什么情况?我不敢去,我不愿意去,我不去可不可以呀......”他能讲出一百个理由。如果有欢喜心,他就会马上答应:“没问题,这个对我来讲简单得很!”我们修行也是这样。因为没有欢喜心,所以加行质量也修不出来,数量也达不到。有了欢喜心的话,虽然有时候比较艰难,但克服这些困难对你来说易如反掌。我们以后闻思修行的时候,不要总是愁眉苦脸:“唉,今天又要去上课,又没有休息,还是休息一下吧!哎呦,喇嘛钦!”(众笑)“以此妙音甘露语,愿息众生之散乱,赴往林中断烦恼,”最后无垢光尊者的结语是这样的:以上暇满难得中所讲的,息灭一切痛苦的妙音甘露语——无垢光尊者把自己的语言比喻成妙音、甘露语——愿息灭所有众生日日夜夜虚度人生的散乱心态,愿所有烦恼、痛苦、散乱的人都有机会前往寂静森林,断除这些痛苦和烦恼。在城市里听课的人,不可能下课后马上开车到森林里去,但你可以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在家里、单位里找一些比较安静的环境。有些修行境界比较好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能修行。《入行论》云:“行为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即便在恶人当中或者很多不好的环境中,修行好的人也会成功。这里按无垢光尊者讲的,初学者要前往寂静的林间、山谷去修行。但《萨迦格言》里面也讲,粗暴的人到了寂静地还是会发出恐怖的声音,就像老虎永远都在森林当中,但它还是獠牙毕露,依旧很可怕(《萨迦格言》,又译作《格言宝藏论》:“恶人住林亦粗暴,正士住城亦温柔,林中猛兽常发怒,市里良马亦驯顺。”)。个别修行人即使在林间修行很长时间,也是一边闭关一边“修嗔恨心”,希望我们不要这样。
“疲劳心性今休息。”无垢光尊者特别有加持力的、真实不虚的甘露妙语,能息灭今天所有听闻者相续中的烦恼和痛苦。每个人都可以到自己的森林——心灵空间里去修行,慢慢令无始以来疲劳的心得以休息。很多人都说:“我好累啊!”我想《心性休息》讲完以后,大家都应该休息得很好,不会再累了。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因缘,能够让每一个众生,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心灵的快乐。《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一品暇满难得已经圆满讲完了,下堂课开始讲寿命无常。
颂词背诵打卡
面见导师具实义,闻修正法亦具义,
今生具义来世果,皆自暇满人身生,
故当数数生欢喜。
天等世间众生主,声缘佛子中怙主,
获得无死甘露位,亦从胜宝人身生,
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
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
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
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
犹如穷人获胜宝,怀疑畏恐是梦境,
应当欣喜思暇满,成就现后利乐法。
以此妙音甘露语,愿息众生之散乱,
赴往林中断烦恼,疲劳心性今休息。
1、获得人身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说依靠人身可以成办超人善妙?为什么说暇满人身是诸乘之所依?由此你对人身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请结合本课的公案总结说明,为什么人身胜过天身?1、请结合颂词说明,为什么说调伏自心最重要?如何调伏自心?2、为什么轮回中的一切痛苦都是从虚度暇满而产生的?如此思维之后,结合讲记中有些人的修行状况,你打算如何做?3、结合上师对法王如意宝传讲《释量论》的感受,以及自己被上师摄受的经历,说明“面见导师具实义”之理。1、学习和修行佛法可以带来幸福吗?对此你有哪些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