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以虚幻的佛法来救度虚幻的生命 Back

以虚幻的佛法来救度虚幻的生命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9-03-15



如果我们证悟了这一点,在佛经里面这叫证悟,禅宗里面这叫作顿悟或者是明心见性。如果明心见性了,我们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是虚幻的。我证悟了以后,我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天下这么多的生命、这么多的人,他们没有证悟,所以他们还在感受这种痛苦。他们为什么感受这种痛苦呢?对他们来说这个痛苦一样是不真实的,一样是虚幻的,但是他们没有感觉到这是虚幻的,对他们来讲还是非常地真实,所以他们还是感受到痛苦。


如果这些人证悟的话,当下所有痛苦完全可以消失,但是因为他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仍然很痛苦。这时候我们虽然证悟了,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生命更加关爱,更加关心,更加有慈悲心,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会想一切办法让他们从这个梦里面醒过来。所以这两个是不矛盾的,这叫作修双运。


修双运的时候我们静下来去思考:虽然这个世界是虚幻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如幻、如梦、如泡、如影,但是当我们没有发现、没有证悟这个道理的时候,对这些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它是真实的。就像我们做梦的时候,梦里面的一切肯定是幻觉,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公认的,但是当我们没有发现我在做梦的时候,这个梦对这个人来说非常地真实,对这个人一样有很大影响。



比如说梦里面我们梦到自己的儿女或者亲人失去了,这个痛苦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一样的痛苦。但是如果当下我们知道这个是梦、这个是假的、这个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个痛苦立即就会消失。虽然它是假的、不存在的,但是没有发现它是幻觉的时候,它对我们的影响和真实的东西完全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去修“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是幻觉、是空性,这才是真实的情况。”但是这么多人他们还没有发现、还没有证悟,所以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真实的,所以我要去救度他们。


我以什么方式来救呢?用佛法来救。佛法也是不真实的、也是虚幻的、也是不存在的,最后我们要成佛也是一样的,佛也是虚幻的,至少我们心中的这个佛也是虚幻的,也是如幻如梦的。实际上这里没有一个人学佛,没有一个人成佛,也没有一个东西叫作佛法,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是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当中有佛、有我们、有他们、有痛苦,有解脱……这些都是很真实的,这完全不矛盾。就像我们刚刚讲的,显微镜下的不存在和我们肉眼的存在,这两个是不矛盾的。从我们肉眼的角度来讲,这是真实的东西;从显微镜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存在的。


这时候我们要去想:虽然这个不存在,但是这些众生这些人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以虚幻的佛法来救度虚幻的生命,我去救度这个虚幻的痛苦,然后从虚幻的痛苦当中让他们获得虚幻的佛的果位,这两个是不矛盾的。



这时候我们这样去修,反复地去修、训练,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这是一种训练的方式。通过这种训练,最后我们会到达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执著,从这里面完全脱离出来了,我们把慈悲心、大爱来替换我们过去非常有局限性的小爱。


我们今天所谓的关爱、关照、关心、慈、悲、爱等等,这一切词汇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美妙的名义下一个非常自私的东西。比如说我今天爱一个人,为什么呢?这里面有我自私的成分。如果这个人对我没有任何的用处,我们会爱吗?不会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非常自私的。


我们把这个自私的小爱放下,然后用佛的大爱——真正的无条件的奉献,这里面没有任何的自私性、没有任何的条件,无条件地付出,以这个大爱替换这个小爱,然后这时候我们更懂得爱所有的生命,更懂得对所有的生命有感恩之心、有报恩之心,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所带来的这些痛苦消失了,没有痛苦了。


这个修得非常好、非常到位的时候,不但我精神上的痛苦不存在,连我肉体上的痛苦也不存在了。这个时候我的工作是什么呢?我没有什么需求,没有什么我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完全可以投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的行业当中,这叫作菩萨。菩萨是什么?我们不要以为高高在上的这些,画在墙上的或者泥塑的这些佛像就是菩萨,不是这些。菩萨是什么?菩萨是人。有可能他今天以一种动物的身份来出现,有可能是以大街上一只流浪狗的身份出现,有可能是一个人的身份出现,他无处不在,都有可能是菩萨。



菩萨与非菩萨是以什么来衡量呢?并不是外貌,就是有一颗这样的心,然后他的慈悲、他的智慧已经通过这种训练的方法达到最高境界,这种人叫作菩萨。


我们今天在座的人当中,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菩萨。菩萨也可以有家庭,也可以有儿女,菩萨也可以去工作,也可以去赚钱,都可以的。我们不要以为菩萨一定是一个出家人,一定在寺庙里面才有菩萨,我们的社会上或者家庭里不可能有菩萨,这种是错误的观念。我们的慈悲心和智慧训练到这个地步的时候,这叫作菩萨。这个是我们大乘佛教所追求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让我们要自强自立,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和安全感都寄托在物质上或者是某一个人身上,佛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靠不住的。我们的安全感、我们的幸福感应该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当中。只要我们的精神强壮了,有足够的力量面对一切现实,这个时候我没有任何的痛苦,但是其他人有痛苦,这个时候我应该去帮助他们。我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帮助他们?我自己达到了这个境界,然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更多的人,让他们也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我们最终报恩的方法,就是这样。


对所有的生命需要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以后,我们要有报恩之心。我们怎么样去报答呢?我们让所有人明白这个道理,让所有人通过这种方法最后达到这个境界,这就是我们报答的方式。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了知真相的路上有挑战,但愚痴或许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佛教认为世界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唯幻

颜色,只存在于视觉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