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039
我宁愿遭受熊熊烈火焚身的痛苦,让身体在火焰中烧尽无余,或者自己的头颅被别人砍掉,身体被切成一块一块的,但今生中遇到这样的正法非常难得,我一定要与烦恼相斗,不能在它面前倒下去,决不屈从任其摆布。
辛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普通的怨敌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盘踞他乡养精蓄锐,待到自己实力雄厚、力量恢复之际卷土再来,再向你挑战报复。可是烦恼敌人不会这样,如果用智慧宝剑从根本上断除了它的种子,就像是烧焦的种子再不会产生毒果一样,它不可能再度复返的。
那么,如何断掉烦恼呢?应当用智慧的慧眼来断。通过慧眼来观察烦恼,它没有去的地方,也没有住的地方,本体、形状、颜色等一切都不存在,怎么会是对我加害呢?关键是我内心怯懦缺乏精进,如果具足精进,所有人都可以对付烦恼的。
通过空性智慧来进行分析,烦恼根本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它不可能住在外境上,不可能住在根上,也不可能住在境根中间或中间以外的地方,这样的话,烦恼又住在何处损害一切众生呢?根本不可能害众生。这是从胜义角度来分析的。
在胜义谛当中,烦恼的本体丝毫无存,就连幻化的形象也找不到(以后还会讲它甚深的意义,尤其是到了《智慧品》时,大家应该会了知的)。但在世俗谛当中,烦恼犹如幻化师所幻化的大象一样现而无有自性,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它,务必要消除认为烦恼无法断除的恐惧心理,为了生起无我智慧而精进。倘若我们为断除烦恼而精进修学,怎么会堕入地狱等处无意义地受苦呢?根本不可能。
己三、摄义:
第一品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第二、第三品讲了受持菩萨戒,第四品宣讲的是守持菩萨戒时不能随便违犯,一定要小心翼翼、谨慎护持,这就是不放逸。这种学处不仅应从字面上了解,我们更要身体力行,怎么样行呢?对每一个学处经常思维、反复琢磨,即使你没有懂很多很多其他的知识,但若能通达《入菩萨行》的诸般学处,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不可估量的利益。
我们懂得这些意义后,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真正行持,没有行持的话,就像身患重疾的人好不容易找到医生,医生诊断后开出药方,自己也取了一些药,结果却一点也没有服用一样,对自己的病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敬摘录讲记046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