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170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170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9-08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9月 8 日 佛历2564年


ཚད་མ་རྣམ་འགྲེལ་ལས།བླང་དང་དོར་བྱའི་དེ་ཉིད་ནི།།ཐབས་བཅས་རབ་ཏུ་ངེས་པ་ཡིས།།གཙོ་བོའི་དོན་ལ་མི་བསླུ་ཕྱིར།།གཞན་ལའང་རྗེས་སུ་དཔག་པ་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释量论》:
所取所舍性,及方便决定,

要义无欺故,可比度其余。


颂词意思:由于所取(灭谛)所舍性(苦、集二谛)及彼方便(道谛)善决定门,于四谛真理要义,如佛所说无欺诳故。


第一转fa轮的内容,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虽然在第一转fa轮中,已经有了四谛,但第三转fa轮里面,也讲过四谛。比如说,全面解释第三转fa轮主要内容的典型论典,是《宝性论》。此论中,也讲过四圣谛。


也就是说,四圣谛不仅是小乘佛教的观点,同时也是大乘佛教的观点。四圣谛在大乘、小乘、甚至密宗里面都会出现,它是学佛的总方案、总框架,所有从小乘佛教到密宗的修行,都不会超过这个框架。


为什么叫做四圣谛呢?因为四圣谛都是从圣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的。


比如说,从圣者的角度来看,苦谛意味着无常、痛苦、无我、空性。但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不是空性、不是无我,有些时候也不是无常和痛苦的。但实际上,世界的确是无常、痛苦、无我、空性的,所以叫做四圣谛。此处的圣者,不一定是菩萨。小乘见道以上的修行人,都叫作圣者。


为什么有四个圣谛呢?首先,除了轮回和涅槃,没有第三个中间地带。所有众生要不就在轮回当中,要不就已经解脱,趋入涅槃了。而轮回又有轮回的果和轮回的因,涅槃也有涅槃的果和涅槃的因,这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圣谛。


第一转法轮,讲了四圣谛,肯定了很多东西的存在;第二转法轮,又推翻了一切,没有存在与不存在的界限,所有东西都打破了;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又把观念重新理顺,认为有漏的现象不存在,心的本质如来藏却是存在的。但此处的“存在”,却不是我们的意识能够想象出来的,而只有在证悟的时候才明白。


一旦证悟如来藏,包括人无我、法无我、十六种空性、十四种空性、十种空性、十八种空性、二十种空性都证悟了。


如果能够保任这种证悟,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都会消失无踪。对证悟的人而言,虽然在不打座的时候,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但一进入状态,所有的压力、焦虑、抑郁、不开心都会悄无踪影,就像从噩梦中醒来,梦中的恐怖场景也顿然消失一样。这是最好的心理疾病药物,不但可以治愈精神疾病,更能让无始以来最严重的疾病——我执、贪嗔痴都化为乌有。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节选自慈诚罗珠堪布《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