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社畜生活,谁是赢家?
朗读:圆桦 配乐:圆斌
人生需要计算,你用996社畜生活赌什么!
刚从加拿大名校毕业的外甥女,这两个月正在拼尽全力四处应聘。前几日捷报,获得了一家心仪的著名外资咨询公司的offer,下月即将入职,全家为之欢欣。
但在庆祝家宴上,小姑娘居然没有那么兴高采烈,反而有些忧心忡忡。
询问后得知,她的面试三试安排的时间竟然在工作日晚上九点,负责面试的是公司的三位高层。细思极恐,想来这几位大咖肯定不会是特意过来参加一场面试,那么结论就是,晚上九点多还在工作,一定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到公司写字楼下面登记的时候,外甥女留心询问了保安人员楼上那家公司是否经常这个点还有人?
保安大叔的回答让人心惊,说这个点还是早的,这公司经常两三点才下班,员工索性住在公司的情况也不罕见。外甥女听后倒吸一口凉气,由此可以预见,入职之后的工作常态亦是如此,不免为自己即将踏入996抑或10107的职场生活而心生忧虑,甚至已经遮盖了拿到offer带来的喜悦。
01
“996”是指朝九晚九、一周六天的工作模式。起源于2000年左右。那时的无薪加班,帮助了国内一些科技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但如今,996工作制变得日益普遍,而且理所应当,就使我们不得不正视,ta对我们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影响。
年初,马云爸爸关于996的一番论述曾引起争论,他说道:“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这段话初听起来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深以为是,甚至可以以996为骄傲,因为这可以证明我的努力和付出。
02
热播网综《奇葩说》前不久也抛出相关话题:“喜欢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在节目中,众多导师、队员乃至嘉宾为此争论得剑拔弩张,节目之后网络上也是一石激起千层之浪,纷纷热议。
几位主要导师另一个身份都是boss,因为立场不同,观点自然是认同996,罗振宇甚至告诉大家:“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算朝九晚五,下了班一样要在微信上工作,所以别挣扎了,认命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命。”
蔡康永老师反驳:“老板们为了你们实现你们的梦想,把大家都拖下水,还要告诉他们,是他们的荣幸,这个我觉得欺人太甚了,现在一家公司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0年,你把自己的青春和时间放在一个比你命还短的公司上,怎么可能有未来?”
薛兆丰教授的说法比较能让人接受:“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所以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都会在你的简历里有所体现。”
03
几位导师站在各自立场神仙打架,说的各有其道理,但如果996成为工作的常态,你又将如何自处呢?
996成为常态,意味着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上下班路程的时间加上吃饭睡觉,留给自己的个人时间所剩无几,想保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都很困难,都想要学习提升自己更是成为虚妄。
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度把“过劳”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承认“过劳”是一种慢性病。依据最新更新的全球疾病与伤害分类,WHO界定,过劳是一种由于长期无法成功克服工作压力导致的症状。此症状有3个特征:感觉精疲力竭,对工作感到倦怠或忿忿不平;专业效率降低。而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过劳是指在职场环境的现象,目前过劳的威胁呈年轻化趋势,不仅是IT行业,像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各种职业岗位上过劳猝死更是频频登上热搜榜,让人闻之戚戚。
04
时下的年轻人经常以社畜自嘲,“社畜”一词,来自日本,结合了日语“会社”和“牲畜”而来,是“公司畜生”的缩写,意为“为了企业放弃身而为人的尊严而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上班族”,忙碌却看不到头,很形象也很悲哀。
我们都知道,值遇人身何等不易,《正法念处经》中曾描述,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片茫茫海洋,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在它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而在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升到海面上一次。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盲龟也不具备能看见木轭的眼睛。凭着难以描述的机缘,盲龟颈正好钻入木轭孔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而我们已经获得了如此宝贵的人身,反而终日忙碌,乃至以社畜自居,是何等的可惜呀。人生包含很多的部分,不可否认工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当这部分已经发展到遮盖我们生活的所有,乃至生命的时候,我们也该想想这样下去是否是一个长久之计。
05
你可能会说,常态如此,我奈何之。其实知乎上曾经做过一个对996态度的调查,其结果是,如果996可以带来相对丰厚的收入,那么大多数人愿意接受996;如果薪酬不令人满意的话,大多数的人就不愿意接受996。看来我们还是有拒绝的权力的,只是看我们的工作付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财富回报。
大多数的人会把财富和幸福画上等号,觉得只要拥有财富,获得财富自由,就拥有了幸福。殊不知有了财富,有时候非但不会幸福,还会招来痛苦。打个比方,原来住平房,现在搬进高楼,物业费就增加了;以前开桑塔纳,现在换成宝马,保养费也水涨船高……各种额外的负担,会让额外的烦恼随之而来。而解决这种负担的办法就是更加努力的工作,996也许都不止,24*7也在所不惜。
你要赌什么!
06
佛教认为,财富与痛苦形影不离:最初辛苦操劳,有积财之苦;中间担心财富贬值,有守财之苦;最后财富被无常吞没,有散财之苦。所以,有句话说得好:人世间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与金钱息息相关。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越高,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这时候,压力会越来越重。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只有到死的时候,所有希求才能真正放下。当然,佛教讲“放下”,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别太执著。
别太执著薪酬的高低,别太执著位置的尊卑,在996的大潮中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或陪伴亲人,或学习知识,或滋养心灵,珍惜我们生而为人的所有,而不仅仅将自己设定为一只可怜的社畜。
有一则寓言说,有只狐狸看见一个院子里有葡萄,很想进去美餐一顿,可是因为太胖,钻不进栅栏,就三天三夜不吃东西,最后终于钻了进去。到了里面,它大吃特吃,可当要离开时,又钻不出来。只好故伎重施,三天三夜不吃东西。结果,出来的时候,肚子跟进去时一样。人何尝不是如此,赤条条地来到人间,又两手空空地前往后世,事业上再高的成就也没有人能带走留驻后世。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放下,让自己有一种随缘的心理。
著名的索达吉堪布曾在一次演讲时说:
发明机器,本想有更多休息时间,结果人越来越累;
发明手机,本想交流越来越多,结果人越来越孤单;
发明网络,本想让人更有智慧,结果智慧日益迟钝。
人们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果,想想!这是因为忽略了什么?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