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佛子行》第08课
1、“根除贪执佛子行”意喻?(多选)
A.在家修行人不用断贪;
B.真正的修行人应与施主淡淡相交;
C.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
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E.“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以一定要多多赚钱;
F.“显现不缚执着缚”,我对亲友不必再关心了。
2、为什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不能恶语?(多选)
A. 作为一个菩萨,如果经常对他人说粗恶语,就会刺伤他人的心;
B. 说粗语伤害了别人,没有必要;
C. 说恶语者自己也失坏了菩萨的品行;
D. 大乘行人的三门当中,语言戒律至关重要。
3、“正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多选)
A.烦恼起现时,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对治是正法;
B.获得五眼六通是正法;
C.无论修法还是做善事,关键是看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D.具足威仪,行为如法即是正法;
E.能够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成就者代表正法。
4、三藏十二部经论的教言,可归纳为什么?(多选)
A.时时护持自心;
B.观察自相续;
C.并要成办利他事业;
D.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
5、如何遣除众生的痛苦?(多选)
A.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
B.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家的新发明;
C.依靠医学的发展,带来幸福新纪元;
D.凡夫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
E.满足众生一切所需,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F.凡夫人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
1、“根除贪执佛子行”意喻?(多选)
〔BCD〕
B.真正的修行人应与施主淡淡相交;
C.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
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解析:B:作为一个修行人,除了必需的生活资具和简单的斋饭外,应该像蜜蜂在花中采蜜一样,在不损害施主、也不损害自己的情况下,与施主淡淡相交。C:小乘律部中云:“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利养和名声是愚者特别喜欢的,它能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法,犹如宝剑斩断人头一样,会彻底断除自己的修行。D: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一定要断掉,断除贪执就是大乘佛子的崇高行为。】
2、为什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不能恶语?(多选)
〔ABCD〕
A. 作为一个菩萨,如果经常对他人说粗恶语,就会刺伤他人的心;
B. 说粗语伤害了别人,没有必要;
C. 说恶语者自己也失坏了菩萨的品行;
D. 大乘行人的三门当中,语言戒律至关重要。
【解析 :A.作为一个菩萨,如果经常对他人说粗恶语,就会刺伤他人的心。语言虽然是一种色法,但可以进入到人的心中,人们接受到之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反应,觉得伤了自己的心,对说恶语的人特别不欢喜。B.说粗语伤害了别人,没有必要。菩萨发心是要帮助、利益众生,现在没有做让众生感到欢喜的事情,而且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用恶言恶语刺伤别人。C.说恶语者自己也失坏了菩萨的品行。菩萨的菩提心非常清净、柔软、广大。从他的角度来讲,对其他有情的言行都有可以消化的能力,能把所有不好的行为用智慧消化,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从这个方面讲,他的心非常清净、广大,只想怎样去利益众生,根本不愿意为了自己快乐而去说话伤害别人。对于菩萨来讲,说粗恶语既失坏了菩萨的发心,也失坏了菩萨的行为。D. 大乘行人的三门当中,语言戒律至关重要。佛经云:“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一定要说柔和的语言,千万不能说刺伤人心的话,如果说了悦耳的语言,说者不会染上罪业,且生生世世都会种下善妙菩提的因缘。】
3、“正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多选)
〔AC〕
A.烦恼起现时,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对治是正法;
C.无论修法还是做善事,关键是看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涅热巴格西说:“烦恼伺机出现时绝不能懈怠,要立即以对治消灭它。如果实在不能消灭,依靠供曼茶罗、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便可使之销声匿迹。”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对治烦恼,天天希求表面上的神通神变,实际上这不是正法。仲敦巴尊者说过:“若成为烦恼的对治则是正法,否则是非法。”正法与非法以能否对治烦恼来界限,不管是修什么法、做什么善事,关键看自己在对治烦恼方面有没有起作用。如果起到了作用,那就是正法,一定要继续修持。】
4、三藏十二部经论的教言,可归纳为什么?(多选)
〔ABC〕
A.时时护持自心;
B.观察自相续;
C.并要成办利他事业。
【解析:三藏十二部经论的教言,归纳起来就是时时护持自心、观察相续,并要成办利他事业。朗日塘巴格西说过:“大乘的所为除了利益众生之外,再没有了,因此要披上利他的坚韧盔甲。”其他修行教言中也讲过,一切威仪当以菩提心摄持,要将菩提心放在首位。涵盖大乘之一法,就是观察自己的过失和维护众生。这是所有教证的总结,好比做数学题时最后得出结论一样,前面所讲的经论窍诀之精要,就是具足正知正念和利益他众!】
5、如何遣除众生的痛苦?(多选)
〔ADF〕
A.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
D.凡夫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
F.凡夫人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
【解析:A.我们所积累的有漏、无漏一切善根,为了遣除无边众生的苦恼,应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无上菩提。D.众生的痛苦并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来遣除的,也不是要天天赚钱或者制造一些化学物。许多科学家绞尽脑汁,发明这个、创造那个,只不过是给众生暂时提供一点方便而已,无法从根本上断除他们的恐惧和痛苦。要想真正断除无始以来的各种痛苦,必须要依靠智慧波罗蜜多,以清净能回向、所回向、回向方式三轮执著的智慧,为利他而回向大菩提。这样的智慧,一般的凡夫无法证悟,但如果以利他心来回向,也照样可以获得这种功德。F.我们作为凡夫人,正如《前行》中所说,恐怕做不到以三轮体空来回向。如果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没有差别。故而大家在回向的时候,应以这种方式来摄持,这是相当重要的!】
发心师兄:定解C71
审核师兄:定解C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