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出门”在外,你选什么样的同路人? Back

“出门”在外,你选什么样的同路人?

HDZGGW 正觉海 2023-10-03














出门旅游,和什么样的人同行很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这一趟行程的心情和感受。人们都希望能和有素质、懂礼貌、体贴周到、热心助人的相伴而行。


在修行的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路人,如果遇人不淑、交友不慎,后果相当严重。晋朝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可算作是古代的交友指南。那我们在奔赴解脱的路途中,应该要选择什么样的“良友”、远离什么样的“损友”呢?














什么样的人是“良友”


第一是见解、修法与自己相合的。如果见解不同,观念差异太大,每天都在辩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还是不在一起比较好,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第二是行为一致的。如果生活习惯、修行方法等差异太大,就很难相互融合,容易发生各种分歧。

第三是可靠的人。如果对方不可靠,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与矛盾,最后给修行带来不好的影响。


什么样的人是“损友”


要远离与自己观点、想法不一致,或因为其他原因,而经常让自己不开心的道友。

有些人会想:当年阿底峡尊者不就专门从印度带了一个经常惹他生气的侍者,以便于修忍辱吗,那我们为什么要远离这种人呢?修忍辱是有过程的,像阿底峡尊者这样的成就者,本来并不需要修忍辱,他这样示现,是为了教育后学者。但我们目前修忍辱的能力还有限,对这种人,还是要以回避为主。

本来现代人就压力重重、不堪重负,如果旁边再多一位经常讲是非的道友,让自己徒增烦恼,负面情绪一定会影响禅定,这样就会让修行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当忍耐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靠近这种人。尝试着去迎接挑战,战胜负能量。在那个时候,来自对方的是非,不但不会是修行的违缘,而且可以成为修行的顺缘。为什么初学者在打坐修行的时候,要到比较安静的地方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初学者的修行力度非常微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变成修行的障碍。远离负能量的道友,也是保护自己。

另外,如果经常接触一些对学佛根本没有兴趣,只喜欢吃喝玩乐的人,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放逸散乱,经常去娱乐场合,时常去逛街等,原有的一点点出离心和菩提心也开始淡化,直至最后消失。与这种朋友的交往,要把握好分寸。即使做不到根本不接触,但不是同路人,就不要深交。


修行路上,道友少不了


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的个别修行好的上等根机者不需要道友,除了上师以外,不需要谁的帮助。他自己修的进度很快,没有人干扰他的修行,反而对解脱有利。但对大多数刚刚学佛的人来说,道友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不但相互之间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还有一种团体感、归属感。在父母去世、家人生病、离婚、失恋、伤心绝望到快要得抑郁症或有重大事情的时候,可以相互安慰,互相帮助。有时候道友之间的感情,可以超过亲戚、朋友,可以超越血缘关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有一个温暖的团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我破戒了,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