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内在改变,而非形象 Back

内在改变,而非形象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2-01-06




前期回顾


反复强调,用心良苦!
前世的笑容,后世的伤疤
轮回中信息数据的链接
解放被束缚的见解



  本期






中等的见解


中等的见解是什么?中等的见解就是中观的空性。不是证悟中观的空性,证悟当然更了不起。此处不是指证悟,而是指能够了解、理解中观空性。比如《中论》、《入中论》等中观论著中讲到的空性、无我,或者没有那么广的,诸如我以前讲过的麦彭仁波切的人无我的修法、法无我的修法,还有《心经》等比较简略的空性。如果有空性的见解,就是中等的居士见解。


所有的佛教术语,都有严格的意义。按照严格的梵文意义来解释,“见解”不是指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必须要坚定不移、深信不疑。比如说,对无常有坚定不移的认识,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无常,绝对是无常,没有一个例外。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才叫做见解。其他的概念都不叫见解,而只是一个概念。


总结一下刚才的内容,就是说,我们对轮回有没有坚定不移的认识,对因果有没有坚定不移的认识。如果有的话,那我们至少具备了最低层的居士见解。如果不但具备这一点,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人无我、法无我、空性也有坚定不移的认识,虽然还没有真正证悟,但深信不疑,认为任何一个物质都是空性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有这样坚定不移的认识,就是空性的见解,也是中等的居士见解。






证悟和见解有什么差别呢?佛教认为,坐禅时候体会到的感觉,一般不叫见解,而叫做证悟或者智慧—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个观念或认识—毫无疑问,一定是空性,一定是无常,这一般不叫智慧,以智慧和见解来区分的话,就叫做见解。


证悟和见解我们都需要,如果不信因果,又怎么会信因果不虚呢?如果不信轮回,连轮回自身都站不住脚了,还谈什么下一世、轮回痛苦等等呢?都没必要了。所以,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等等,都建立在此二者的基础上。


中观的证悟和见解也是这样。如果能在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就叫做证悟。










“体会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头疼的时候,这个疼是什么样自己能亲身感觉到,这不是书本上写的—因为什么神经、什么细胞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反应,就称为疼—现在不需要书就完全能感受到痛,这就不叫见解,而叫证悟。从这个状态当中出来以后,在我们的心里还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现在没有刚才的体会,但是,在我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现在我看到的这些东西就是空性。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心,就叫做空性的见解。空性的见解与空性的智慧,这两个要分清楚。


中等的居士见解,就需要有这样的境界。大家有没有,自己去观察。如果中等的见解没有,下等的见解也没有,从佛法、修行上来说,就等于没有眼睛;如果有下等的见解,虽然目前还没有空性的见解,那就还没有完全失明,我们的眼睛至少能看见一点东西,虽然不是看得很清楚,但是能看见一点点。





上等的见解




上等的居士见解是什么呢?就是光明如来藏和密宗的见解。密宗的见解我们暂时不讲。密法认为,一定要有基础才可以听密法;没有基础,听了也没有用。所以此处就不讲了,以后再说。


其实,我以前讲过的那些空性修法,我认为就是密宗的观点、密宗的境界,至少是密宗境界的一部分。你们一定认为密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一直要求我讲密宗。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讲密宗的话,到时候有可能你们会失望的。你们会发现原来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以前讲的那些就是密宗,只是改了一个名字而已,其他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你们自己不相信,没有修;如果修的话,这个证悟就是密宗的证悟。如果有密宗的观点或见解的话,这就是居士最高的境界、最高的见解。


没有一本书里分过什么居士的下等见解、中等见解、上等见解,上、中、下是我分的。我为什么这样分呢?我是根据佛的一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来分的。


一转法轮基本上讲的是轮回、因果等等,如果你们有这种见解,就是低层次的见解;二转法轮主要讲的是无我、空性,如果你们有无我、空性的见解,就是中等的见解;当然,密宗是所有佛法里面最高的境界,证悟了密宗,再也没有更高的境界了。










居士的这三种见解大家有没有,你们一定要反省一下。如果没有,那以后到底要不要当居士?想当的话,要怎么样当?凭什么来当?这很重要。我们不是靠外表,而是靠内心—内在的修行、智慧等等来当居士。在外表上,我认为你们还是要和普通人一样,不要脱离“群众”。你们都要上班,单位上的同事怎么样,你们就怎么样。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跟他们同流合污以外,其他方面尽量顺应大众,这样别人可能会开心一点儿。如果整天背一个黄包包,拿一串念珠,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会让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在内在、精神上与众不同就够了。


以前很多人认为,精神是不值得考虑的,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从而忽略了精神。其实并非如此。在量子物理当中,精神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你们翻一翻量子物理的书籍,看看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怎么说的。我上个月见到一个美国博士,是在大学教佛学的。他说,当我怎么讲都讲不通唯识宗的时候,我就跟学生说:“就是海森堡说的观点。”海森堡的说法比较接近于唯识宗,但唯识宗并不等同于海森堡的观点。


科学家们已经认同,越进入微观世界,精神就越有地位。现在谁再像以前那样说“精神算什么,它只是大脑的产物”之类的话,就已经不可能再占据什么统治地位了。所以,精神是最关键的。打个比方说,一部电脑要做一件事情,全靠软件程序;同样,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不论修行也好,做世间法也好,全都是精神在推动。如果没有精神,人不就死了吗?所以,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居士的三个见解。


- END -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

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

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往期回顾


我们为什么要向往极乐世界

元宇宙

活成我希望的样子,元旦快乐

当我们向外求法的时候,法已经变成了非法

中观派关于微观世界的观点


长按二维码

感恩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