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寒潮降临,今年很冷。这个时候谈“裁员”,似乎有点残酷。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在2018年底,至少有十家跨国巨头提出裁员计划,包括宜家、拜耳、福特、大众、通用汽车,裁员计划预计将会使大约16万名员工失业,将有约16万个家庭受影响。
国内企业让人焦虑的消息也是一波接一波。去年9月底,万科喊出“活下去”;10月,阿里、京东全面缩减人员编制;11月,富士康爆出裁掉34万人;同时,美团、摩拜、知乎、锤子等一批互联网公司也在先后裁员,哀鸿遍野.....
而曾经的“金饭碗”银行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仅2018年上半年,四大行裁员就达到3.2万人。
这世界变化得太快了!前一秒还是年薪几十万,后一秒就可能变成上有老下有小的失业者。
谁也不知道哪天,心情会像这天气一样,冷得打颤。谁也不知道这个冬天到底有多长。
若能明白《入中论》中所说的众生犹如“动水月”,刹那刹那都在无常变迁,离不开痛苦的本性,大悲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圣天论师亦云:“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恭录自《前行广释》第39课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抵挡末日的残酷,
在不安的深夜,
能有个归宿。
陈奕迅的这首《稳稳的幸福》,唱出很多人的心声。
然而在这个缺憾充满的“娑婆世界”,从来就没有所谓“稳稳的幸福”。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全部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无常”。
——恭录自《苦才是人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在变。这也注定了,没有一段感情是“稳稳”的,没有一个工作是“稳稳”的。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太多的变数了,人们面临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我们都想追求一种安逸的幸福生活,然而生活从来就没有安逸可言。职场上的“安逸”可能享受不了几年,中年危机已经悄然降临。人一到中年,就进入职场最尴尬的年纪,不敢歇、不敢倒、不敢病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
商业社会竞争激烈,创业难,守业更难。马云说过,阿里每次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危机总是很快来临。锤子科技罗永浩说过:我跟朋友们聊天时说,等到我们明年盈利后,会相对舒服点儿。但做了很多年企业的人都会跟我说,如果老板觉得舒服,那就是企业危险的开始,所以你要全程不舒服,你觉得舒服就是要出事了。
这个时代,潮起潮落,谁也无法自主,有时候即使做到行业第一,也照样被淘汰。
正如大润发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我战胜了对手,却依然输给了时代”。时代把你抛弃,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就是轮回众生的宿命,没有圆满,唯有缺憾;没有“稳稳的幸福”,唯有苦苦、变苦、行苦如影随形。
这一年,网络上流传着很多男人掩面而哭的画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每一个流泪的面孔背后无不是被生活重压暴击的人们。除了个别有福报者,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为衣食住行、为创业梦想而艰辛劳碌一生。
1992年的马云,创业接连失败了三次。离开北京之前的一个雪夜,马云带着团队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饭馆。外边下着大雪,他们大碗喝酒,吼着《真心英雄》,一起抱头痛哭。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爱将的背叛,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这句话出自华为领袖任正非。
无论是身份高低贵贱,其实都是要眼含热泪努力奔跑。每一个生命的诞生也是经历过漫长艰辛的旅程,需要拼命奔跑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
生命从来都是极其珍贵稀有!米拉日巴尊者说,“我们的前世真有出息,给我们赚了一个这么宝贵的人身!”
这个珍宝一般的人身,除了不断学习,不断修行,别无选择;除了永不停歇地追求真理,证悟实相,别无意义。
在佛法思想里,并没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来帮助我们,佛陀只是为众生揭示了万法的实相,指出了离苦得乐之道。而要有所成就,唯有依靠自己努力!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无论面对职场上的裁员,还是人生中的种种危机,唯有坚强和勇气,精进和努力,正视困难,战胜自我,别无他途。消极和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人的心可大可小,可坚强、可软弱,你如何教育它,它就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心的特殊能力。
比如禅修者可以七天七夜心如止水,而一般人不要说七天七夜,即使七秒钟,都无法安宁,如同猴子般东窜西跳。再比如整天沉溺于泡沫影视剧,内心就会变得颓废无力;而不断接受励志教育,内心就会强大而积极。
虽然人人都有一颗心,但心与心的差距却判若天渊,有的心充满智慧和力量,有的心却愚昧而脆弱。
——青岛大学演讲
《人类面对灾难的心理安慰》
2018年1月份最火的一件事情就是河北唐山撤销收费站,遭到了收费站员工的集体反对,他们的理由理直气壮: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36了,啥也不会!也没有单位要我们了。
其实正是这种看似“稳稳的”幸福工作,让人沉浸在舒适区里,变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后把自己逼向绝境。
为什么会被裁员?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够优秀,不够努力。这时的怨天尤人没有用,唯有调整心态,改变自己。
2018年5月份,又一个职场新闻刷屏了,一位已经83岁高龄的李奶奶,从3000份简历中脱颖而出,被阿里巴巴以40万的高额年薪,聘为公司的资深体验师。她毕业清华大学,思路敏捷,谈吐不凡,晚年退休后自学各种技能,电脑技术不输年轻人。而且人际交往能力很强,是十几个群的意见领袖。
有一颗年轻上进,精勤学习的心,其实永远都不老。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用生命做长度,
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不会迷途.....
——陈奕迅《稳稳的幸福》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一首歌:“我要稳稳的幸福……”但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幸福是无常的,不可能永远“稳稳”。如果内心有一定的修行,我相信你就会找到一个相对“稳稳”的幸福。
——恭录自
《苦才是人生——美国南加州大学演讲》
有人说所谓的“稳定”,最高级别的表现,是面对改变时,拥有随时应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个应变的能力,需要一颗坚强的金刚心。
有了无常观,我们的心会放下来,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的心理应该可以很坚强。
——恭录自
《大乘佛教与自闭症、抑郁症》
从经不起打击的脆弱玻璃心,历练成一颗坚强的金刚心,需要内心上的修行。
工作和修行的圆融,这就彻底跟修行有关,是在心上调整,而非外相上去调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生活和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一个真正具有出离心的修行人,不管他的外相上是在家还出家身份,当他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时候,他会很勇敢。什么样的勇敢呢?包括修行的精进,乃至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烦恼。能够安忍所有的修行乃至于人、事、物给他带来的种种的损恼和痛苦,在堪忍的心态之下去对治自己的烦恼,那时的心是非常坚忍的一种状态。
——恭录自 法师辅导
《“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一):修行与工作》
对于在家修行人来说,有时会纠结于我们的工作太辛苦,而且无意义;有时会没有勇气和耐心去面对工作中出现的诸多烦恼,继而消极避世,这其实是一颗羸弱的心。
这是一段看哭很多人的视频,《生活不在别处,脚下即是前方》。其实修行也不在别处,就在当下,在眼前。只要我们在世间工作生活中去随顺佛理,把佛法活学活用,那么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心里的那颗种子不灭,就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冬天是养精蓄锐,补充能量的时候,人生经历的每次低潮其实都潜藏着巨大的机会,关键看我们的心如何去发现,去转化。
修炼自我,拥抱变化,感恩无常,路在脚下,唯有奋进!
心中有爱,这个冬天就不冷;心力强大,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是机会!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修行,直到圆满成佛的那一天!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